写本文的动机。
依稀记得,看的第一本黄易的书,是《寻秦记》从此沉迷进去,《覆雨翻云》《破碎虚空》《星际浪子》《荆楚争雄记》《大剑师传奇》《时空浪族》《凌度宇系列》还有其他的所有短篇。
但无疑,对我,对许多黄易迷来说,影响最深的,都是《大唐双龙传》
总是记得,每个月无尽的等待。
我这边没有书市,要看流行的书,只能到租书店,每月都要到书店里打招呼,有了双龙的新书,记得给我,不要先借给别人。
书店老板每次都点头,每次又都会借给别人,然后每次都要让我气得和他吵一番,再到别的书店去转一圈,原来,别人的书也借出去了。
有许多老板,就把双龙的新文,一次买下三四本,同时借出去,居然也大有赢余。
就这样,一本本得看,直到有机会,偶然间,上了网。寻找到许多有关黄易,有关《大唐双龙传》的论坛,看到那么多分析,评论,那么多和我有着相同爱好的人。
没过几个月,大唐的小说出完了。
而网上,竟是骂声一片。
骂寇仲投降派,骂徐子陵出卖兄弟,骂师妃暄是女妖,骂李世民卑劣,骂许许多多的人,甚至还不断有文章写出来,丑化某些人,或攻击某些人。
看得我瞠目结舌。
无疑,对于大唐,我有许多感情,对于其中的人物,我非常热爱,对于大唐的猝然结束,我也有些怅然,对于寇仲的投降,我始终认为,那种行为,不能用投降两个字来解释。
在尊重历史的前题下,这样写,也未尝不可以,只是在细节方面,要处理得更圆融一点,或许网上的骂声不会那么大。
只是,或许太多人,看了太久大唐,注入的感情太多,所以受不了这样的失落,所以要愤然加以责斥。
可是,曾经那么喜欢的文章,曾经那么喜欢的人物,怎么可以这样抹黑。
寇仲明明是英雄,为何被骂做糊涂的软骨头,徐子陵有哪一点对不起寇仲,难道一定要他杀掉师妃暄,全力劝寇仲争天下,才叫够朋友吗?那大唐双龙就该改叫单龙了,徐子陵和寇仲的任何一个手下,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徐子陵之所以可以和寇仲分庭抗礼,不就是因为,他独特的思想,对待生命的态度吗。师妃暄纯是立场不同,帮助李世民,也确是为国为民,难道只因为她和主角不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就要被骂做妖女,甚至婊子吗?
一直以来,都觉得黄易先生,是非常喜欢师妃暄的,描写她的时候,用的都是非常美好的字眼,即使在后期,网上骂声一片,黄先生也没有改变初衷,不肯把师妃暄改写成伪君子一类人。
我实在看不出,为什么要如此作践,让作者如此喜爱,也让许多读者曾经深深喜欢的女郎。
李世民,固然和寇仲为敌,但在史书上,他是明君,在小说里,也不失为一个英雄,虽然陷于父兄之争,虽然的确屡次要把寇徐杀死才甘心,但那也完全是立场不同,政治军事上,必然的选择,至少在书中,他并没有做什么卑劣的事,为什么要把污水往他身上泼呢。
于是,忍不住,想用自己的笔,接着写他们的故事。写那些我所爱着的,人物的故事。
想要写寇仲的大智大勇,对兄弟的义,对爱人的怜与歉,想写一个真正的徐子陵,想借寇仲的口,为一直被许多人攻击为不够义气的徐子陵,争一个公道,想还徐子陵一个明白,他到底是重色轻友,还是义气深重。
想写师妃暄以天下为重的飘逸仙姿。
也同样想写李世民的襟怀气概。
文章,并没有什么出奇,情节,也并不特别,战斗亦非精彩。
说起来,这只不过是个写情的故事,写英雄情,男儿情,男女之情,兄弟之情,将帅之情,甚至是敌人之间的相惜之情。
还有义,大义与小义,朋友之义,兄弟之义,国家之义,苍生之义。
我不忍,太多人责骂侮辱那些出自黄易先生笔下,但我自己却深深喜爱着的人。
所以,想要写他们的故事,用理想化的笔调,在权谋斗争中,在腥风血雨里,寻找一些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人性。
所以,我写各方势力,在大义面前的选择,所以,我才写情与义,权与利,至尊宝座,和苍生苦难之间的选择,所以我才想写真英雄,好男儿,肝胆血性的故事。
也许太理想化,也许,把政治看得太简单,但总觉得,这样的故事,应该是美丽的,总觉得,这样的做为,真正配得起,那些英雄。总想用,这个并不高明的故事,为那一个个被苛责的人,鸣一声不平。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