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独占神话》188 明朝第一大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从心所欲,随天而往”,这样的不置可否,却深深地刺激了惟庸激烈动荡的灵魂。

而88从不坐以待毙的干练也在洪武12年进一步展露出来。

3月1日,88专程去华盖殿检查太子朱标近日的学习和审议奏章的情况。

“最近读了什么书?”88坐下后便和颜悦色地问。

“回父皇,儿臣昨日才将《尚书》的商周部分看完。”

“《尚书》?”88听了似乎挺满意的,就又问,“那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讲给父皇听听。”

“是。”朱标作揖应道,又表情认真地说,“回父皇,儿臣在商周更替中明白的最大道理便是君之道以事天爱民为重,而君主的善与不善上天是都能察觉的,若善则四海蒙福,若不善则四海遭殃,因此君王应当时刻反省自身。”

“说得好,没有让朕失望。”88龙颜大悦,拍着手地笑说。

“回父皇,儿臣能够有这么深入的认识还多亏了有吴师傅的提点。”朱标似乎颇为有意地说。

“吴师傅?”88很好奇,“哪个吴师傅?”

“洪武朝的第一个状元吴伯宗。”朱标正视父亲,“他现在是国子助教,专为儿臣授课。”

“不对吧,他怎么变成国子助教了?”88更加奇怪。

“父皇难道忘了,正是师傅当年上疏希望弹劾胡丞相,却事后被丞相大人借机贬谪了呀。”

88恍然大悟,问:“说胡惟庸‘久之必为国患’的就是他?”

“是,可惜父皇当时没有相信师傅的话。”

88思考起来,神色也逐渐深沉到了冷竣的地步。蓦然,他回身看着朱标,声音坚定而霸气地说:“让他来见朕,朕要升任他当翰林院的典籍。”

这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胡惟庸,我朱元璋现在正式要和你对着干了。

6月,88将在临清练兵的吉安侯陆仲亨、江夏侯周德兴等人调回应天,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陆仲亨和惟庸在不久之前才就发兵进攻应天的行动达成了共识。并且88还专门让在山东练兵的帅哥祖宗保持与大将军徐达的联系,以便“计议边务”。

7月,88让文忠从西北前线回大都督府待命。

11月,88又以褒奖前线士兵的名义,将蓝玉等将领封侯爵(永昌侯),意在笼络武将,稳定军心。

两方面的势力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就屏息凝神地安静下来,只等待爆发的那一瞬间。

洪武12年(1379)冬,文忠受诏进宫。

“皇上,御史大夫陈宁私通胡惟庸,还献上了天下兵马图籍,大有要笼络军队以成谋反之意。而陆仲亨和毛骧的部队已经集结,恐怕…”文忠忧急地说,面对一触即发的事端,他老成的脸上也不免露出惶恐不安。

“反了!”88咬牙切齿地狠捶桌面。

“皇上,要不要通会大将军的兵马待命,相机勤王?”文忠忙问。

88起身,伸手挡在文忠面前,沉稳地说:“不行,北方的蒙古余孽尚在,要是天德的军队撤了回来,那不光内忧,连外患也会愈演愈烈。”

文忠的心情更加慌乱。

88踱到文忠身边,扶起他,死死地拽住他微微颤抖的手,而后,88温和地说:“官至大明的副将军,见过多少狼烟屠戮你都能沉着应对,难道现在还慌了吗?你得给朕稳住了!”

“是。”文忠应着。

“那你说说,朕现在应该怎么做?”

文忠咬咬嘴唇,还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他只是带兵打仗的能手,和人硬碰硬来得容易,可要是谈到攻心计谋的东西,他就没有这么得心应手了。

88也不为难他,便悄声问:“你说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怎么胜?”

“先下手为强。”文忠顺着话说。

“对。”88满意地扶着他的肩,带着自信的笑容和成熟老练的平和,朗朗地说,“只有咱们先动手才能赢。”

正巧,亲军来报。

“皇上,胡丞相刚才在菜市场嚷嚷着杀了一个车夫。”

“什么?”88茫然。

“回陛下,因为丞相的二公子刚才在市集坠马,结果刚巧被一辆马车撵过,就死了。所以丞相大人火气一上来也把那车夫给砍死了。”亲军都说得莫名其妙,觉得惟庸这个人真能闹,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制造点大新闻,偏偏还去杀什么车夫。

88却忍不住冷笑出了声:“让胡惟庸办完丧事就来见朕。”

“皇上要动手了?”

88使劲地捏紧了文忠的肩头,冷俊而得意地说:“不是古话有云嘛,人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此时的情境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惟庸忍下丧子之痛,借着丧期的空挡秘密通知各地的党羽,秣马厉兵,整装待发。

洪武13年(1380)正月。

寒风凄烈地呼啸在金碧辉煌的奉天殿外,像在咆哮、呻吟、悲鸣,让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阴冷的冰雨锤击在坚硬厚实的地表上,仿佛浸润着眼泪、鲜血、汗水,令人捉摸不透,惶惶不安。大臣们屏息站在宝殿的两侧,怀着惴惴的心情,而88却能大步流星地踏进殿堂,用最从容宁静的情绪接受大臣的山呼朝拜。

“哟,丞相上朝了?”88率先打破了殿上窒息般的死寂,他轻松地倚着扶手,似笑非笑地说,“儿子的丧事都办妥了吧?”

“是,谢皇上记心。”惟庸小心翼翼地应着,却惶恐到不敢抬头。

“怎能不惦记啊。”88扬声说,“你家死了儿子,你非得让车夫陪葬,这是哪条律法规定的呀?朕想了好半天,就是没有想明白,丞相大人,你说说。”

惟庸倒是早有准备,立刻就哭天呛地,可怜兮兮地说:“回皇上,犬子的死很大程度是因为马车车夫的大意疏忽,要不是他无视行人安全,违规占道行驶,犬子怎么会惨死于车轮之下。皇上,犬子从小就乖巧伶俐,很受微臣的宠爱,现在却撒手人寰,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留下臣这个老父亲,臣不免痛心疾首,失去理智。望皇上能体恤臣的爱子心切…”

88一直冷眼看着惟庸的倾情演出,也不打断。

惟庸也觉得自己噼里啪啦说了一长串话,却越说越觉得这个金銮殿里回音响亮,导致气氛仿佛更加冰封死寂了。他忙惶恐地闭上嘴巴,不敢再出声。

“说完了?”88挑声问,满是不屑和嘲讽。

“是。”

“你没了儿子是挺可悲的,可是车夫毕竟是无辜被你杀了,咱们还得谈谈要怎么处理这件事。丞相大人,干脆你先提提议。”

“臣在散朝后立刻向死者家属送去钱财金箔,以示慰问。”惟庸结巴地说。

“金箔?”88的声音更加锋利,“那丞相大人准备出多少钱去买一条命啊?”

惟庸傻眼,这个问题他是没有预演过的,他还以为自己这次也能顺利地把88糊弄过去,说不定88还会表扬自己态度诚恳呢。

“朕问你话呢!”88忿忿地起身,俯视手足无措的惟庸。

“臣…臣愚钝…”

“你不懂?”88严厉地呵斥,“那朕告诉你,杀人偿命,这才是你应该补偿的!”

惟庸彻底蒙了,浑身不自觉地抽搐起来。他踉跄地跌到地上,凄惨地喊着:“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行了,你先不要害怕。”88藐视地摇摇手,轻蔑地说,“这是私事,也不好抬到大殿上耽误功夫,咱们可以散朝后再议。”

“谢…谢皇上。”惟庸抽搐得连说话都直打嗝。

“现在咱们再来谈谈国家的事。”88缓缓地坐回龙椅,劈视这朝堂上个个战栗,惊惶的臣子,“朕听说占城国的使者在去年9月就进贡了,可惜怎么到现在了朕连贡品的影子都没有见着。这是谁的责任?”

“回皇上,礼部确实在9月25日接到了占城的贡品,不过当下就送交中书省了。”礼部的官员连忙禀报。

“哦,这么说是中书省没有向朕汇报了?”

“皇上,中书省从来没有接到什么占城使者进贡的消息,贡品就更无从说起了,望皇上明查。”惟庸果断地抱拳说,又转头向广洋眨眼睛,“此事右丞相也可以作证。”

广洋本来就是没有主见的庸才,见到惟庸的指示,也就跪下说:“皇上,确实没有。”

“那就奇怪了,你们总得给朕解释清楚贡品都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吧?”88冷漠地听着面前狗咬狗似的厉声狂吠。

“皇上圣明,臣猜想是礼部贪污了贡品,本以为能瞒天过海,可是被陛下发现了便一口想要嫁祸中书省。”惟庸机灵地说。

“皇上,礼部确实已经将贡品如数上缴中书省了,望皇上明断啊。”礼部的官员相当冤枉,“要说嫁祸,那也是中书省失职而诬陷礼部!”

“梁大人,说话是要负责任的,这又是这么严重的外交事件您要是再不老实招了,把皇上惹恼了可是不明智啊。”惟庸一本正经地说,全然的沉着而老道,“况且,要是您忘了上缴现在交上来就算数,要是您独吞了就向皇上认个错,怎么能还大声嚷着是中书省的失职呢?”

“臣句句实言,望皇上明查。”礼部的官员一边磕头,一边说。

“不对吧,那你这么说就是铁定了是中书省的过失咯?”惟庸平时就玩栽赃陷害玩到已经练就了一套成熟的技法,不光面不改色,连眼睛都不多眨一下。

“胡惟庸你闹够了没有?”88终于怒不可遏地呵道。

“臣惶恐。”惟庸连忙跪下。

88威严地起身,声色严厉地喝问。“你们推来推去半天,看来这件事是没有人愿意出来认罪了?”

堂下一片安静。

“好,你们认为互相推委就可以避祸了是不是?”88狠狠地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羽林卫听命,把这些混帐大臣统统押入大牢候审!”

惟庸还真没想到88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他们全部逮捕,他慌忙向善长使眼色,可是善长这个圆滑的老头,一生都恪守“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人,怎么会傻呼呼地跑出来替自己求情呢,这不正好表明了咱们是一党的兄弟吗?

不过惟庸还是有希望的,他在各地还有党羽,甚至就在这应天城外就潜伏了大量人马。于是,他像一个压注下自己生命而孤注一掷的赌徒一样,屏息凝神地等待着城外传来的捷报,哪怕不是捷报,能够让他在混乱里脱身也好。

“皇上。”文忠佩剑上殿,铠甲的碰击声好似兵刃相接一般锋利。

“报。”88平静地说。

“是,叛臣陆仲亨和毛骧的军队已经被臣镇压,现两个首领正被缚在殿外候审。”

88深深地呼吸着,瞥了一眼已经瘫坐在地上的惟庸,浅笑着说:“统统押到牢里。”

88的华丽收场,像窗外隐约出现的阳光一样,根本不需要激烈的斗争和对撞过程,因为乌云永远也掩不住光华。

在大牢里,广洋坐立不安地来回踱步,他甚至还不明白为什么一件平日里能被惟庸轻松忽悠过去的事,在今天却成为自己牢狱之灾的原由。当然他也就不能预见自己悲惨的未来,那个如果自己活着就不可能留名历史的未来。

88在晚上的时候亲临惟庸的牢房,他一脸阴冷地看着匍匐在自己脚边的惟庸。

“皇上,臣等冤枉啊。”在隔壁的广洋还不忘声嘶力竭地再叫嚷几声。

88没有理他,只得意地盯住惟庸,问:“你要不要也喊喊冤屈?”

惟庸慌张地转动着眼球,不敢冒失。

“你不说的意思是默认吗?”88轻蔑地伸脚踢踢惟庸的胳膊,“还是你已经知道自己的那些狐朋狗友靠不住,根本不指望他们能保守秘密?”

惟庸倒吸一口冷气,声音被卡在了喉咙里。

88俯身凑近他,阴森地问:“御史中丞涂节,你应该很熟悉吧?”

惟庸听到这个名字几乎连跪的勇气都没有,手一软,便猛的趴到地上。涂节,所谓死党,就是陷你于死地的党羽吧。

“汪广洋。”88转头瞥了一眼脸色苍白,双脚发抖的广洋。

“在。”广洋顺势瘫跪到地上,扶着木头柱子,浑身颤抖地应着。

“你和涂节有交情吗?”88咧嘴问。

“我…”广洋哪里还能说出话,一来被惊吓得不轻,二来就是有私交也打死不能承认啊。

88冷笑一声,继续向着惟庸:“姑且不说你现在图谋造反的事有没有铁证,单是以前你毒害刘基,谋刺徐达,就已经足以让你被千刀万剐了!而这一切的决定权,都在朕的手里!你以为自己处心积虑的谋划能坚持多久?或者你应该是希望能够弑君篡位,颠覆我大明的吧!可朕告诉你,你能够呼风唤雨、作威作福那是朕忍着不想查办你,可要是朕铁了心,杀你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惟庸绝望地咬住嘴唇,两行凄然的老泪终于沿着脸颊滴到地面的灰尘和杂草上。

88拂袖走到牢房的大门边,头也不回地又叫了一声:“汪广洋。”

“在。”

“现在你有什么要向朕说的吗?”

“有…有…”

“你…”惟庸愤怒地抬头,瞪着喷火的眼睛。

他现在就是一个亡命之徒。

88却用一声长叹遏制住了惟庸激动的情绪,他一边走,一边悠然地说:“那你就跟朕出来。”

可惜广洋看似“识时务”的行为并没有给他赢得“俊杰”的美名,除了让他死的好看一点以外(本来是谪居海南,可惜88中途变卦,还是把他杀了),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优厚的待遇。至于涂节,88特意安排他和惟庸一起在刑场行刑,真不知道两个人见面的感受是什么,坦白从严,抗拒更严,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够逃掉。

洪武13年(1380)正月,震惊全国的胡惟庸案爆发,惟庸的下场只用3个字便可以概括——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而他的罪状有3条——毒害刘基;克扣贡品;朋比为奸。

首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