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话事人》第605章 西出伊犁,搂草打兔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鞍山重工对付大冶民铁厂的招数也不复杂。

高薪挖人!

给个官做!

一锄头下去,就从对手的车间挖走了4个关键的人。

没法子,官窑的吸引力太大。

你是想在民窑里冶一辈子铁水,还是当官?

马鞍山重工是工业部直属工厂,高级技术工和车间主任都是正儿八经拿官饷的,有编。

于是,

马鞍山重工很快宣布:

在陛下的英明指引下,在工业大臣的亲切关怀下,本厂工匠刻苦钻研3年,终于突破了热处理工艺和锻造工艺。

产出了更坚硬的钢材,金属强度提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蒸汽动力自由锻,很吃个人经验,目前暂时没法推广。)

杜仁闻讯大喜,当即拍板奖励3000枚银币。

……

半个月后,

在广东巡抚福成的支持下,大冶民铁厂背后的股东们正式向工业部控诉。

此事闹的沸沸扬扬。

杜仁大为头疼。

因为大冶民铁厂出于承揽军工生产的保密考虑,事先没有将技术报备申请专利。

同时,马鞍山重工坚称,这是俩家同时研发成功了该项技术。

世上是存在巧合的!

从证据链条来看,杜仁直接处罚马鞍山重工是缺乏坚实依据的,而且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嫌疑。

……

不管怎么样

帝国的第一艘150吨蒸汽船终于试航成功了。

飞剪船头,船体修长,铁肋木壳,大烟囱位于甲板中间位置。

甲板中前方有一根桅杆。

航行时并不悬挂风帆,主要是为了提供瞭望功能。

只有当船只因机械故障失去动力时,可临时升起一面备用风帆,勉强提供动力让船只靠岸。

测试时。

蒸汽船在鄱阳湖航行了3天3夜,多次靠岸补给煤炭。

当船返回出发地——湖口码头时,迎接他们的是雷鸣般的鞭炮和欢呼以及不菲的奖金。

300多人的团队近2年的反复试验,前后经历了7艘样船,4次大事故,12次小事故,消耗经费55万两,多个工厂长期协作。

终于搞定了蒸汽船。

工业部内部一片欢腾。

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真的到来了。

【真实历史上,欧洲同期也进行了多次蒸汽船试验,证明了可行性。但由于资金问题,仅仅停留在实验阶段,20年后才出现了成熟的商业蒸汽船。爱情之花需要金钱浇灌才能怒放,科学之花也是一样。】

……

蒸汽船,比蒸汽机车的技术难度要低。

试航成功后,

江南造船厂放下手头的所有事务,集中精力量产。

同时在安南开设造船厂。

让黎朝供应最好的木材,在金兰湾批量制造出第一批内河蒸汽炮舰,命名为“湄公河1号~10号”。

没有坚船利炮,叫什么帝国主义?

既然想做帝国主义,那必须要横行霸道。

帝国要将中南半岛打造成半殖民地,大(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