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将》抗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旨

建德六月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石岭关以北的最后一个大鄞据点崞县失守,东部防线溃败, 从各州集结而去的二十万厢军全军尽没。

次年一月, 西线亦传来噩耗,三十万金军铁骑在保、涿二州展开雷霆进攻,褚家五郎褚平、六郎褚定殉国。

一日后, 三郎褚清遗孤褚恒在战中阵亡, 年仅十八。

这一年冬天,汴京的雪下得特别紧, 一场紧跟一场, 不准这城中有片刻喘息的余地。

午后的云间倒是射下了一束微光, 光铺在忠义侯府飘飏的白幡上, 灵堂前, 三大口棺木齐整地摆放着——这是五郎、六郎以及小九郎褚恒戍边后的第一次回家。

也是最后一次回家了。

身着孝衣的褚家人站满堂外, 檐前飞飏的白下,又是一片静默的白。

容央披着狐裘从垂花门外走来,堂外人潮慢慢分开一条通道, 容央一步步走过去, 纷纷扬扬的纸钱下, 施氏守着她的五郎, 谢氏守着她的六郎, 周氏守着她唯一的、再也不会醒来的儿子。

文老太君还是拄着那根鸠杖,一声不吭地、垂低头站在灵堂中央。

一缕缕青烟缭绕牌位, 一盏盏长明灯微弱又刺眼, 香炉里燃烧着麻黄纸钱, 风一吹,灰烬掠过烧纸人的眉睫。

一切都那样静, 没有哭声,没有喊声,没有别人家守丧时的歇斯底里,呼天抢地,有的只是静默的相守和相送,只是一种近乎于认命的从容。

容央再往前走,被一只手拉住,是同样披麻戴孝的褚蕙。

她的脸上也是那样从容和镇静的神情,静得没什么生气。

“没事。”

她淡淡开口,不知是在抚慰谁。

容央目光再次投入肃穆的灵堂里,声音发出来时十分艰涩:“……我去上柱香。”

褚蕙沉默,松开她。

容央只身入堂。

忠义侯褚训膝下一共六子,而今,除却当年被文老太君撵出府门的褚四爷外,其余五个,都全部变成这一块块的灵位牌了。

施氏、谢氏、周氏都是跪着的,文老太君没有跪,她拄着那根拄了几十年的鸠杖,又佝偻又坚毅地站在那里,等容央上完香后,低声道:“总有难打的仗,打完就好了。”

容央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这也是在安抚她,也是在变相地说“没事”,让她不必害怕。

眼眶骤然就红了,容央转开脸,极力压下那股悲酸。

不能哭的,不应该哭的,可是眼前的一幕幕这样的清晰,这样的残酷。

文老太君交握在鸠杖上的手微动,下一刻,来到容央跟前。

容央忙要别开脸,文老太君已伸手过来,揩去了她眼角的泪。

“没有我褚家守不住的城,打不赢的仗。

殿下要信老身,信你的驸马。”

天幕苍白,堂外大雪一样的白幡飘舞,文老太君深陷在眼窝里的双眼浑浊又坚定。

容央扬起脸庞不再让眼泪夺眶,深吸一气后,点了点头。

离开忠义侯府,李业思送来一份急报,容央心脏本能地一揪。

李业思看出她的慌张,低声道:“是恭穆帝姬和耶律齐的消息。”

容央被揪起来的心又跟着一紧。

褚怿临走前,派人去查探了赵慧妍在大辽时跟耶律齐的关系,因大金突然犯境,又是分东、西两线同时进攻,朝廷、军方都手忙脚乱的,以至这份情报被耽搁了不少时日。

容央绷紧脸孔,做着最坏的打算,道:“捡要紧的说吧。”

李业思不知她为何不愿亲自去看,侯府角门外虽然肃穆,但也并非没有闲人。

李业思只能上前一步,低声道:“恭穆帝姬当年在大辽宫中的境遇并不好,辽王宠爱贵妃,又因当初求娶的本是……殿下您,故而对替嫁的恭穆帝姬十分冷淡。

耶律齐是大辽皇帝最疼爱的小儿子,时常出入禁廷,跟恭穆帝姬有过一些私交,当年官家联金灭辽,大辽朝臣提议处决恭穆帝姬时,便是耶律齐亲自求的情,称留下帝姬,或可在关键时牵制大鄞……”

侯府墙外,一片积雪被风吹落在地,街前来往的行人踩着厚雪,寒暄声、脚步声窸窸窣窣。

容央揣紧袖中的捧炉,道:“逃离大辽时,她是不是跟耶律齐在一起?”

李业思道:“起初是,后来耶律齐重伤,两人便走散了。”

墙外一阵沉寂,少顷后,容央踅身登车,凛然道:“去恭穆帝姬府。”

赵慧妍坐在当日贺平远羞辱她的小阁里,举杯就唇,听府上的伶人在屏风前弹琴唱歌。

唱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赵慧妍坐的也是当日贺平远所坐的位置,喝的是那男人当日喝过的酒。

蓟州大败,当家人贺平远难辞其咎,在朝廷罪诏下来的前一夜,自刎于他莺吟蝶舞、花团锦簇的将军府中。

听说,他在拔剑前的那一刻,都还是搂着美妾在哼着歌、喝着酒的。

贺平远死了,曾经可以跟褚家对抗贺家军没了,这世上又少了一个人来鄙薄她、羞辱她,她的身上也终于少了一块用来厮斗的砝码。

他死得多么正确,多么及时,但是赵慧妍还是觉得,他死得太便宜了。

死是一件那样庄重的事,怎么可以如此轻易,如此不起波澜?

琴声婉转,伶人开始低哼曲调,预备着下一轮悲悲咽咽的高唱,丫鬟突然迈着疾步入内来禀:“殿下,嘉仪帝姬……”

还不等禀完,阁门那边訇然一声,凛风从冰天雪地里扑卷进来,赵慧妍眯眼,看到猎猎翻飞的纱幔后,一袭狐裘、一脸冷意的赵容央。

赵慧妍握着酒盏,笑。

阁中的歌声被这突如其来的闯入打断,伶人抱着琴,垂低头不敢再吱声。

容央一步步走入内室,后面跟着雪青、荼白,以及放不下心的李业思。

“是不是你?”

赵慧妍还来不及开口,容央单刀直入,平日里澄澈的大眼蓦然间锐利得寒芒四射,一错不错地剜在赵慧妍脸上。

赵慧妍扬起的嘴唇僵了僵,变成一个冷笑:“轮到你发疯了么?”

内室一寂,伶人、丫鬟、还有赵慧妍那位青衫玉带的面首敛气噤声。

容央盯着赵慧妍嚣张的笑容,一刹间,忠义侯府灵堂前的一幕幕纷至沓来,继而是初入侯府时谢氏爽朗的大笑,诊出喜脉时施氏的欣喜自豪……还有那个在她怀孕时天天领弟弟来府上舞枪给她看的褚恒,那个把大哥的话视如宝典、一心疆场的褚恒,那个为了做头一个给蜜糕展示褚氏枪法的小叔,而执意要跟弟弟争上一回的褚恒……

那个只有十八岁,就成了一块冷冰冰的灵位牌,再也醒不过来、动不起来的褚恒。

容央眼眶泪水涌动,声音却森寒至极:“联络耶律齐偷盗贺家军情,通敌叛国的人,是不是你?”

赵慧妍淡漠的眼瞳有一瞬间的震动,继而避开容央的逼视,懒洋洋放下酒盏,道:“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铮——”

一声尖啸划破虚空,赵慧妍瞠大的双目中剑光闪烁,下一刻,眉心已被一截锋利的剑尖指住。

“殿下——”

阁中众人惊恐失声,容央握着从李业思腰间抽出来的长剑,眉间、眼中、声音里,全是凛冽杀气。

“我警告你,”容央眸光森冷,“胆敢再做一件里通外国、叛祖悖宗的事,我绝不会放过你!”

赵慧妍被迫仰头,苍白的脸上肌肉紧绷,眼底既有震愕,也有惊怒。

“爹爹欠你,吕氏欠你,我欠你,整个赵家、整个朝堂欠你……但是边关的将士不欠你,大鄞的百姓不欠你——”

容央说罢,愤然扔开长剑,赵慧妍往后一瘫,撑在身后的茵褥上。

容央举步往外,狐裘飘扬,及至门前,赵慧妍冷幽幽的声音从后传来:“你凭什么觉得最后是你放过或不放过我?”

容央一顿。

赵慧妍道:“你凭什么以为,边关的将士,大鄞的百姓,可以不欠我呢?”

容央回头,赵慧妍仍是那个瘫坐的姿势,然而脸上已不复刚刚的惨然失色,她冷峭地道:“你不要再自以为是了。”

容央傲然站着,不应。

赵慧妍似笑非笑:“你的驸马,你的将军,很快就做不了战神了。

他护不了这个国,而你,也做不了最尊贵、最幸福的帝姬了。”

容央脸色极冷,高傲而镇定地看着远处的赵慧妍,根本不置一词,扬长而去。

褚悦卿是天底下最能征善战的将领,所率的,是能定风波、平四海、保家卫国的悍军。

褚悦卿没有打不下来的仗,没有护不住的城。

他是她的英雄,是她的将军,别人不信,她要信。

容央步履自信,从容不迫地走出赵慧妍的帝姬府。

但是这一次,老天没有再予她眷顾。

二月初一,西线战败的消息传入京中,褚家军损兵六万,丢失保州。

六日后,褚家军再败,涿州被金军占领,忠义侯褚怿率残兵三万,退守孤城易州。

日央,文德殿。

从病榻上挣扎而起的官家望着内侍捧在手里的战报,一双黯然无光的眼眸再次被阴翳填满。

自去年年底大战开始以后,东线溃败,各州士卒一退再退,一降又降。

而今,最能打的褚家军也抵挡不住大金南侵的步伐了。

怎么会这样……

不过是眨眼间的三年,哦不,最多四年。

四年前,金坡关一战虽败,但大鄞依然是那个民康物阜、重熙累盛的王朝,他还可以站在金明池的宝津楼上观赏苑中百姓拾翠踏青,尽兴嬉戏,可以在幢幢宫灯下宴请群臣放歌纵酒,高声痛饮……

只是四年啊。

四年前,纵使大辽咄咄逼人,但四海之内,尚无一国敢真正对大鄞大动干戈,蚕食鲸吞。

东有贺家军抵金,西有褚家军御辽,燕云十六州虽然还是累世的遗憾,微茫的夙愿,但至少国泰民安,边关没有战火,内地没有动乱。

事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开始偏离他宏伟的设想的?

是他执迷不悟,不肯相信褚怿带回来的军情去及时布防的时候?

是他酒酣耳热,把以三年赋税为代价收回燕云十六州盛赞为“不世之功”的时候?

是他决议联金灭辽,不顾小女慧妍死活,一心只盼建功留名的时候?

还是当年褚怿跪在大雨下的崇政殿外,一意拒绝和亲,请求再战,而他却发下那三道圣旨,首肯帝姬远嫁敌国的时候?

……

脑海里昏昏沉沉,太多太多的声音、画面齐涌上来,像密密匝匝的钢针扎入胸口。

他不敢再想了。

赵彭站在床榻一丈开外的垂幔下,面色严肃,眼神恳切地动着唇。

他在说什么?

哦,褚家军快守不住了,褚怿快守不住了。

褚家三州,十五万人,五郎褚平没了,六郎褚定没了,听说还没了个只有十八岁……还是十七岁的小辈?

保州丢了,涿州丢了,现在,只剩下三万残兵跟褚怿在易州城里强撑着。

城墙外,是大金兵强马壮的十万铁骑。

再不救,褚家就没了。

官家截住赵彭的话:“不打了。”

光影晦暗的寝殿里赫然一静,凝冻一样的静。

官家道:“不打了,让他回来吧。”

赵彭震愕。

“明日,朕下罪己诏。”

官家声音疲惫,又不容置喙,“大金南侵,国军溃败,政事荒废,民生凋敝……皆系朕之大过。

东部防线已溃,再打下去,除葬送无辜以外,毫无意义。”

赵彭瞠大双目,一颗心跃至喉头:“……父亲的意思是要求和吗?”

官家扶着床柱站起来,崔全海急忙上前去扶。

“让出易、保、涿三州,大金停战,朕同意了。”

赵彭悚然大震,一刹之间,只感觉脑中雷声滚落。

“褚家……褚家守了三州六十年——”

硬是半晌,赵彭才艰难开口,喉咙如有铁锈腥味在蔓延。

官家漠声:“赵家守了大鄞一百六十年,因为他褚家那一方地,就不守了吗?”

赵彭心惊至极,心寒至极,刹那间红起双眼:“忠义侯还在守城,他守了三个月,大金三十万骑兵拿他没有办法,三十万人给他削成十万人,十万人也还是拿不下易州城!给他援兵!他可以胜!”

“那若是不能胜呢?

!——”

官家回头厉喝,本就充着血丝的眼里雷霆大作,整座颓败的大殿如被龙吟哮过。

赵彭浑身僵住。

官家道:“朕不能再输了。”

边关的寒夜黑不见底,朔风卷翻鲜血模糊的战旗,一团团的大火燃烧在旗杆上,尸体上,破裂的战车上,尚在残喘的、打滚的士卒身上。

硝烟弥漫的战场,回荡着一片哀嚎。

东侧一块石垒前,甲胄肮脏的青年攥紧红缨枪低头坐着,一抹月光照在他头顶,昔日里英俊的脸庞满是血污,仅余一双明眸烁着微芒。

鲜血不断从他的乌锤甲里漫出来,跟甲上半干的、发黑的血迹混杂在一块,浓烈的血腥味、焦尸味充斥鼻端。

他大脑里嗡了一下,像是绷紧的弦将要断开,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在耳边叫道:“侯爷,金军退了!赶紧回城,不然来……”

那声音蓦地止住,继而更近更大:“侯爷!”

褚怿感觉肩膀被人一摇,刹那间攥紧的长*枪竟快脱手,他忙定了下神,睁大眼眸。

夜浓似墨,火光明灭,模糊山影下,金军撤退的一片轮廓像潮水隐没。

“回。”

一息后,褚怿动了动干裂的嘴唇,撑枪而起。

易州城墙下,寒夜沉沉,成行火把熊熊燃烧。

火光和月光相融在一处,照得城墙上各式各样的痕迹较之白日更狰狞,前来传旨的黄门内侍触目惊心,但脸上却不显露多少恐惧,仍是一副代表着皇权的、威仪的脸孔,倒是陪同而来的通判哆哆嗦嗦,颤着声道:“侯爷他……还没回吗?”

金军围困易州城数月,从三十万人打至眼下的八万人,今夜又给褚怿率两千精骑引至南郊,预备打一场突击战。

朝廷没有援军过来,褚家已从十五万大军锐减至两万,两座属城丢了,易州只能这样一点点地偷袭、突击。

一点点地扛,一点点地争取。

戍守在城门下的褚家军一早就对那黄门手里的圣旨心存戒备,他们太熟悉、或者说是太恐惧朝廷在战乱时发下来的诏令,前有金坡关,后有燕京一战,今日,尚不知是何等危局。

细细想来很奇怪,他们为朝廷出生入死,博取生机,可在最关键的时刻,把他们推入深渊、推至绝境的,也往往是朝廷。

“问你话呢,忠义侯什么时候回来?”

沉吟间,那黄门内侍掐着嗓子扬声诘问,尖冷的声音回荡在火光缭绕的寒夜里。

守将板着脸,回道:“该回时,自然会回。”

黄门内侍被怼,眉毛一横,便欲发作,通判忙上前来缓和局面。

这时,一阵轰隆隆的蹄声破空而来,有如块块巨石自天边滚落,城墙上有人叫道:“回了!侯爷回了!”

守将蓦地转头,持枪喝令:“开城门!”

血迹斑驳、断箭嶙峋的城门在刺耳的声音里缓缓开启,夜幕深处,一人长*枪锐亮,甲胄凛冽,领着一队精骑纵马入城。

黄尘飞扬,蹄声震天。

城中众人肃然而立,褚怿翻身下马,阔步而前,两侧火光照亮他威武身形。

黄门内侍蓦一看清他,瞳孔紧缩,心胆俱震。

来人高大如岳,一杆缀着红缨的长*枪直指苍天,兜鍪下的脸庞全是凝垢的血,披膊上、束甲上、护臂上、双脚的胫甲上、乃至他走过的黄土上……都全是血。

他整个人仿佛是从血海里走出来的。

只有那一双眼,深黑,深冷。

鹰隼一样的锐利,阎王一样的威严。

黄门内侍一瞬间怔住。

“侯爷,官家那边……有、有旨意!”

沉默中,通判战战兢兢地提醒。

黄门内侍终于收回一缕魂来,攥紧手头的黄绫圣旨,斟酌地开口道:“……恭贺侯爷凯旋。”

瞧这杀气盈盈的架势,应该是……打赢的吧?

黄门内侍心中七上八下,原本趾高气昂的气场荡然无存,想着一会儿要宣读的内容,脸色愈发惨白。

他实在有点招架不住面前这阎王的气势。

但那又如何?

他怀里揣的是圣旨,是大鄞之主、一国之君的决策,他褚怿就是不服,就是发怒,也只有遵从的道理。

不从,那就是抗旨,忤逆。

就是犯上作乱,不忠不义!

这么一想,他心神稍定,清了清嗓子,道:“官家体恤关城将士,怜悯天下苍生,无意再穷兵黩武,月前,已与大金谈成休战盟约,许易、保、涿三州予大金,至此,战火平息,四境太平,诸位将士即日起可解甲归田,阖家团聚。

忠义侯,嘉仪帝姬在京中苦候多时,这也是官家给你的恩典。”

夜风卷过烈火烨烨的城墙,四周是死亡一样的寂静。

火光里,面前的“阎王”没有动。

黄门内侍喉头一滚,再次开口时,声音变得有点艰难:“忠义侯……请接旨罢。”

说罢,扬起下颔展开那卷黄绫圣旨,便欲朗声宣读,惊觉四周无一人下跪。

黄门内侍既惊且怒,环目四顾,勃然道:“忠义侯,难道你想抗……”

余音未落,一杆长*枪横搠而来,自眉睫前掼下。

黄门内侍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待得睁眼,那卷尊贵的圣旨已给褚怿一杆长*枪*刺入黄土。

下一刻,枪尖一挑,黄绫圣旨在空中碎成齑粉。

褚怿眼皮下耷:“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