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离殇》第二十六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是电商时代,即使不赶潮流的她,也已经将近两年几乎不在实体店里买东西了。当然,收快递就俨然成了生活的常态。

她每天都要上班,隔一天一个早课,隔两天一个晚课,平时白天的时间也都在学校里,因此,每次快递小哥打电话,她几乎都不在家,只好麻烦快递员放到经常去的小区超市门口。

这天,她和老公去市里看房子,又接到快递员的电话,她不假思索地按惯例让放到超市。

晚上,吃过饭,正在刷锅的她突然想起来快递的事,就让老公去超市把快递拿回来。

不一会儿,老公打来电话说找不到快递,问是否记错地方了。

“就知道你找不到,放眼皮底下你也未必能找到?”她知道老公最不擅长找东西,边腹诽边解下围裙,准备自己去找。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快递真的不翼而飞了。她也傻了眼,赶紧给快递员打电话,对方一听就急了:“我马上到。”

快递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辣妈,性格直爽,动作麻利。三分钟后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地赶到了。

超市老板帮忙调取监控录像寻找,两个小时后,终于镜头定格在一个娇俏的身影上,是一位年轻姑娘,低着头,直奔取快递处,拿了几个快递便离开了,只留下模糊不清的面容和匆匆离去的背影。

快递员破口大骂起来:“小偷!一定是小偷!专门偷快递的!”

超市老板是个胖胖的面容厚道的年轻人,他若有所思地皱皱眉:“不一定是小偷吧,我咋觉得这个背影看着很熟呢。”他揉揉太阳穴,“让我再想想吧。”

大家都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超市老板叹了口气:“我这记性,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了。”

“不用想了,一定是小偷。”快递员斩钉截铁地说。

她仔细观察了从进入镜头到离开的短短一分钟内容,也逐渐赞同快递员的推断。

看,这名女子进入时头很低,应该是怕监控拍到自己的脸部;取快递时,也是匆匆扫了几眼便拿走,可不是怕被人察觉吗?还有,谁的快递能这么集中,一下子就拿好几个?不是小偷,又是什么呢?

她这么想着,不由得有点儿难过:一百多块钱的东西,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关键是买的是春节用品,快春节了,快递马上就停了,再下单购买,恐怕发货得等到春节后了。

她心里暗骂这讨厌的小偷,年纪轻轻的,不学好,身强力健的,干点啥不能自食其力啊,非得当小偷!

快递员也急了:“唉!我辛辛苦苦送一单,只能挣几毛钱,这一百多块钱呢!”说着,又骂起来,“现在偷快递的特别多,我们公司遇到好几次了,你们知道吗?有老年人专门偷快递,我们经理去她(他)家里一看,满屋子的快递,全部都是偷的,自己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给扔了。”

她惊讶地问:“怎么这样呢?难道就没有啥办法吗?”

“你能拿她(他)咋滴?弄不好,假装摔倒啥的,我们还要被她(他)们讹呢!这年头,碰瓷讹人的还少吗?哼!我们只能自认倒霉!”快递员忿忿地说。

大家都不说话了。

快递员狠狠地说:“实在不行,我就把她照片打印出来,就贴在超市附近,虽然不太清楚,但她的熟人肯定能认出来的。我在上面打上“小偷”俩字,看她还怎么能待下去?”

“这个不可行啊!万一她要不是小偷呢,那不是把人家的名声给毁了吗?”她有点儿担心的说。

一直不说话的超市老板突然说道:“我好像想起来了,她就是这儿附近的人,经常来买东西的。先别急,等她来下次来,我问问。”

“你问她,她就会承认了?哪有这么傻的人?”快递员抢着说。

“不急。万一是她拿错了呢?”超市老板回答。

大家互留了联系方式,就都散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星期一,她有五节课,早上六点多就去上班,一天忙下来,晕头转向的,早把快递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下午快放学时,电话响了,是超市老板:“喂,是张姐吗?你的快递还回来了,你下了班来拿吧。”

原来,昨天的那个姑娘,是做电商的,有时候有一些客户会退货,因为快递比较多,所以拿快递时为了节省时间,就只看手机尾号,刚好她俩的手机尾号一模一样,才闹了这个误会。

最后,超市老板又补充了一句:“那姑娘说,晚上回家一看,拿错了,今天上午又可巧有事儿,下午吃了饭就赶紧给送回来了。”

她连连致谢,感到特别不好意思,昨天自己可是怎么看对方都是不折不扣的小偷啊!

不由得想起自己给学生讲过的一篇文章:

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头,心里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看他走路的姿态,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看他脸上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看他讲话的神情,还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不久,这个人到山谷里去掘地,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头。隔了几天,再看邻居的儿子,一举一动,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头的样子了。

说古人愚蠢,其实自己不是一样的愚蠢可笑吗?她摸摸自己发烫的脸,不好意思地回家了。

女儿给她发信息说,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今天晚上的火车,明天早上七点到达。带的行李比较多,希望她去接一下。

眼看春节将至,老公还在外地忙着,她只好把儿子丢在家里,自己一个人乘坐大巴车去市里的火车站接女儿。

早上六点,冬天天亮得晚些,黎明前的黑暗,夜色正浓。

远处一辆大巴车驶来,她招手上车。

车上人很少,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坐在座位上,她慢慢喘匀呼吸,这才发现司机时不时地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正在奇怪,司机粗声粗气地说:“喂,刚上车的那个,投币买票。”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等的售票员并不存在,摸摸口袋,里面刚好有四元零钱,她从投币口投进去,司机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车又停了,有几个乘客陆陆续续地上车,大家都熟练地拿着手机,用微信支付车票钱。

她在旁边看着,感觉对“与时俱进”这个词有了更深刻具体的体会,我们的身边,正在悄悄发生着很多不易察觉的变化,或许有一天,现金支付将会彻底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金钱只是银行账号上的一串数字而已。

想起有一次,去菜市场买菜。卖菜的大爷固执地坚持只收现金,导致很多想要微信支付的年轻人望菜兴叹,当时自己还在心里暗笑老人家的思想落伍,与时代脱节。

现在想一想,其实,如果一直待在两点一线的生活圈子里,自己何尝不是如同井底之蛙一般,会被社会悄悄抛弃?要时刻保持一定的危机感,她告诉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