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上,越王府已经人去楼空!(嘎嘎,怎么感觉有点像是反派逃走的情景啊?)
连续赶了一个月路,李贞终于到了扬州,因为他决定把扬州做为自己的府邸所在地!而且自古苏杭多美女,扬州正是靠近它们两州,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不过,一路上,李贞都很郁闷,怎么没有一些强盗来找麻烦啊,唉!
要是张铁知道自家殿下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气的吐血,他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胆的,每天都担心有不长眼的强盗来闹事,越王倒好,反而希望有强盗来闹事!
一到了扬州张铁的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李贞从马车中探出一个头,望这个久负盛名的扬州望去,见城墙上面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扬州二字,而下面则是穿着红红绿绿青青各色官袍的各级官员全都出城迎接李贞!
李贞微微一楞,这些官员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李贞向跟在轿子旁边的刘广招招手,示意他过来,刘广忙小跑几步凑了过来,李贞吩咐道:“你去跟他们说,寡人舟车劳顿,明日在王府安排宴会,现在就不必见面了!叫他们各自拟一份自己为官期间的事迹送到王府来!明天一并带来!”
“是,殿下!”刘广忙向那些官员的方向跑去!那些官员看到越王的马车,那还不一个个挤了过去!
刘广忙拦住他们,笑道:“哎,各位,不要着急,在下是王府的东ト祭酒刘广!”
“原来是刘祭酒啊?”虽然东ト祭酒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官,可是谁让人家是越王身边的人呢!所以大家都不敢藐视他!
刘广看着大家的奉承,一脸的得意,笑眯眯的说道:“越王殿下发话了,说今天舟车劳顿就暂时不用见面了,明天殿下会在王府设宴,希望各位准时达到!”
“哦,那我们就不打扰越王殿下休息了!”
“好,那我们明天上门拜访!”
“……”
刘广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不要吵,刘广假装咳了两声,扳足了官威才说道:“越王殿下叫你们写一份你们自己为官期间所做的事迹,明天付宴时记得一并带来!”
越王的马车一进入城中,那些官员才敢松一口气,六州都督兼任六州刺史,这个权力就等于是六州的土皇帝一样,而且那越王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屁孩,恐怕是只凭自己的喜好来行事!
不过这些话他们也只是心里想想而已,是绝对不敢说出来的!
“是,我们定会遵从越王的指示的!”那些官员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道;
众人忙拍刘广的马屁:“刘祭酒如此年轻,想必是深受越王殿下信任,不知道越王殿下都喜欢些什么呢?”说完,塞了几张银票进入刘广的手中!
刘广满意的点点头,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他不着痕迹的把银票收如袖中,笑眯眯道:“殿下平时就喜欢看看书啊,听听音乐,练练武啊之类的!”
……
一路上百姓都在围观!都想看看这个新上任的越王是什么样的!
“听说这个越王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你说他会治理这个地方吗?”一个老实朴素的汉子说道;
旁边的一个貌似是他同伴的人忙拉了他一下,低声说道:“小声点,你不要命了!”
周围的人有议论纷纷,对于越王能否治理好六州,众人是持怀疑态度,毕竟一个七岁的小孩能干什么?这个年纪的小孩最多也就是玩玩泥巴而已!
李贞可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一下马车就看到了那座越王府,他信步走了进去,里面已经完全布置好了!
“见过越王殿下!”
李贞感觉这里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赶了一个多月的路,他那弱小的身子板可承受不了,要找个地方好好的睡上一觉!
……
与此同时,长安的太极殿中,李世民和大臣们正举行朝政大会(唐朝的每个月除了特殊事件也只需上四次早朝!)
李世民扫了一眼下面的臣子们,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坤,说道:“各位爱卿,朕这一个多月想出了两个选拔人才的政策,你们听听看,感觉行不行得通?”
长孙无忌将殿试和武举说了一遍,为什么要一个多月才推出这殿试和武举呢?主要是因为李贞只是讲了个大纲,而没有具体的细节,这期间,李世民和他的亲信们在含元殿举行了多次内朝,终于完善了这两个政策!(注:早朝又称为中朝,内朝是只有皇帝的亲信才可以参与的!)
众大臣议论了一番,齐声说道:“皇上圣明!”群臣都赞赏这个政策好啊,这样人才就会尽归朝廷所用了!可以选拔将领人才,武举可以说是开创了先河!
这时,礼部尚书张士元站了出来进言道:“陛下,臣有一个请求!”
李世民疑惑道:“哦,张爱卿有何事?”难道自己的殿试和武举还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张士元马上跪了下来,一脸激动的说道:“陛下今日殿试和武举皆开创了选拔先河,陛下功劳高、尊德行、安中国、四夷服、年谷丰、祥瑞至,臣恳请陛下前去泰山封禅。。以标榜陛下的伟大功绩!”
李世民心中意动,嘴上却说道:“这……”
众人皆跪了下来说道:“臣等恳请陛下前往泰山封禅!”
李世民一脸高兴道:“众爱卿快快请起!好,那朕就前往泰山封禅!”
“陛下不可!”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这个太极殿中响起!
群臣都请求自己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李世民觉得奇怪,便向魏徵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
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大唐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
李世民想想也是,他不愧是一代明君,笑了笑,说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说明了魏征在李世民心目中就是一镜子,可以知得失!
群臣你望我,我望你,还能说什么啊,只能说道:“陛下英明!”</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