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兵打架的事就这样轻轻揭过,父母觉得杨兵本就不是爱惹事的人,做事也晓得分寸,加上这件事王大鹏不对在先,给他一点教训也对,免得他以后再欺负自家孩子。孩子渐渐大了,他们之间的事情也该慢慢放手放他们自己去处理。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着,转眼就来到了六月,杨兵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考试,小升初。不过现在的小升初远没有后世那么残酷。社会风气也还比较正,只要你报考了重点中学,参加考试,能力够了考上就能读。杨忠文早就给儿子定下目标,考B市的重点中学B市一中。这所中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在B市都是首屈一指的,虽然子弟校的初中部教得也还不错,但想要儿女有更大的发展的话,孩子成绩好的家长还是希望自家孩子去一中读书。
这段时间对杨兵来说是很难熬的,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现在也是数一数二的了,但考一中的人都是各所小学的佼佼者,他也不敢大意,白天在学校里读一天书,晚上回家还要做很多练习题。现在爸爸也经常出差,每次都在个把星期,他每到一个城市,就去当地书店买一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回来让儿子做,遇到其他同事到别的大城市出差,他也让人捎几本回来,虽说题目各不相同,但也大同小异,难度对杨兵来说不算很大,但量大,做得也是苦不堪言,连杨玉看着都心疼。这也太累了吧,不就是考初中嘛,至于吗,如果考个初中都这么累,那以后考高中大学不就更苦了吗?
杨忠文不这么认为,他说:“上好的初中很重要,要是进了好的初中,教学质量上乘的话,以后考高中就容易多了,重点中学对本校的学生升本校的高中是有优惠的,就比别人更有优势,升上了重点高中,考大学不就更容易了?”也不知道他从哪听来的,不过现实也确实是这样,后世的小升初那才叫一个惨烈呢。[wzdff贴吧手打团]
相比哥哥的辛苦而言,杨玉的日子就优闲多了。班主任刘老师在某个晚上突然造访,见杨玉家虽然窄小,但学习环境很好,对杨玉父母为了孩子不买电视机也很是赞同,因为电视才开始普及,好多孩子都迷上了看电视,对学习影响很大,在和家长的交谈中,知道杨玉从小学习就自觉,在学校上课之余还在学习钢琴英语和书法,更是赞叹不已,看向杨玉的眼神就更透着喜爱了。杨玉趁此机会,忙向刘老师请示,因为自己要学习课外课程,是不是可以不做家庭作业,她保证在学校好好听老师讲课,考试成绩不掉出前三名。父母从没听说过杨玉不想做作业,在老师面前好好地批评了她一顿,大概就是说她大骄傲了,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刘老师倒不这么看,她说杨玉接收知识能力很强,(她哪知道杨玉重活过呢,几十岁的人当然比小孩子强一些)同意先试一段时间,前提是上课必须认真听讲,考试如杨玉所说不掉出前三名,知道杨玉喜欢看书,还列了一张书单,让杨玉在家看。看完以后她再给她布置其他的作业。但不做家庭作业的事不准在班上说,不然的话,别的同学肯定不服气的。这此要求杨玉都答应了,从此以后杨玉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看一些以前没看过的名著,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钢琴和英语,也每天坚持练习书法,杨忠文给杨玉兄妹找了一个学书法的地方,是和杨忠文在一个团的李叔叔,李叔叔也是从小学习书法,功底很厚,杨忠文让两个孩子每个星期去李叔叔那里学一次,平时就在家练习。就这样,虽说不用做作业,但杨玉的课余生活还是排得满满地。
在学校里,除了考试她一直保持高调在全年级和班上都在前三名以外,其他的事情都很低调,好朋友也不多,除了李慧云和周玲玲外,和其他同学也都是泛泛之交,和胡致远王嘉怡之类更是敬而远之,基本没产生交集。[wzdff贴吧手打团]
同桌马卫东自从开学给杨玉带了巧克力,她爱吃以后,这小孩就经常带一些零食来,大概是他**妈爱吃零食吧,零食的种类还很多,很多都是本地买不到的,从和马卫东的谈话中得知,她外婆家家境殷实,她妈妈从小就没受过苦,现在马卫东的父亲是团长,她更不用受什么苦,日子自然过得很好。杨玉还不知道马卫东的父亲居然是团长,他平时说话做事和普通小孩子差不多,杨玉还以为他和自己家一样,是普通人家呢。团长这个级别不能说很高大,可也不能说低,马卫东还有一个姐姐,学习成绩优异在市一中读书,去年刚考上的。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杨玉既然经常吃人家的东西,那也要做出一些回报才是,于是学习上有时也帮助一下马卫东同学,给他介绍一些学习和记忆的方法,在帮助他在作文上提高,有时给他讲解一些数学上的难题,还别说,这小孩的接收能力也很强,就是杨玉三不五时地指点,加上上课专心一些,这学习成绩就呼啦啦地上去了,现在他已经排在班上前五名了,老师和家长都很惊奇,他更是高兴,以杨玉也更好了。
到了六月底,杨兵终于小学毕业了,除了参加本校的考试,他还去一中参加了一中自主出题的考试,考试成绩过几天才出来,这几天杨兵不用上课,每天在家也是有些不安,虽然他很有自信,考试出来父母问他的时候,他说他有把握。但考一中的人很多,没两把刷子别人也不会也报考,他还是有些紧张的。
过了几天,成绩终于出来了。这时候也没电话,只能自己到一中去看,这天杨玉要上学,父母都要上班,也没人陪,杨兵自己和几个同样报考一中的同学一起去的,还没到中午就回来了。杨玉回家看到哥哥灿烂的笑脸,就知道他一定考上了。果然,杨兵高兴地嘴里不停:
“小玉,我考上了,一中今年收三百名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我排在第三十五位呢。通知上说过两天还要面试,面试是什么呀。”
是啊,现在的孩子还没听说过面试呢。
杨玉拉着哥哥坐下来,他一直兴奋地在家里不停地走,当然,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怎么能不高兴呢。
“面试就是几个老师坐在一间教室或是办公室里,叫面试的学生一个一个进去,问一些问题,看你回答怎么样,回答得好当然好了,如果回答得不好,考试成绩差一些的比如那种刚刚上线的就有麻烦了。”杨玉简单地对杨兵说。
“那会问一些什么问题呢?我有些紧张呢。”杨兵从没碰到过这种问题。
“别紧张,估计不会问什么难题目的,又不是考试,肯定是问一些考生的爱好,特长,学习方法之类的,你反正有特长,书法英语和武术都算啊,学习方法嘛,平时怎么学就怎么回答啦。”杨玉也只是猜的。后世的面试很多,也差不了多少。
“哦,那我就不紧张了,我的考试成绩还排在前面呢。”他又有些自信了。
“哦,对了,面试时细节很重要哦,你记住,从你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你的一举一动就在老师的注视下了,别紧张,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大大方方的,没什么大不了的,要是你到时紧张,走个同手同脚就笑死人了。”杨玉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
“不会吧,我没那么胆小,有那么多学生要面试,我想时间肯定不会很长,没那么夸张吧。就按你说的,到时大方点,坐端正一些,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不就行了。”杨兵有一丝小男子汉的味道。
“哦,还有,到时答话的时候,要直视问话的老师,别做出那种畏畏缩缩的样子,看着小里小气的。”
“嗯,知道了,小玉,你知道得还真多呢。”杨兵恭维妹妹。
“那当然,我看书看得多嘛。你现在也放假了,没有作业了,前段时间忙着复习,现在有时间了,你也看看书吧,我们老师让我看的书都很好呢。”杨玉建议道。
“我知道,这个暑假我还要借初一的课本来看一下,提前预习一下,开学时也轻松一些。”杨兵也有自己的计划。
两天后,杨忠文特地请假陪着儿子去面试,由于杨玉的告诫,让杨兵心里有了底,就不再紧张,带着平常心去面试,反而是父亲有些紧张,这可是一流学校呢。杨兵面试出来,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笑脸,告诉父亲没有问题,面试的老师很喜欢他,又看了他的考试成绩,当场就表示一定会录取他的,杨忠文的心才放回了原地,激动地上去抱住儿子。
是啊,杨兵从偏僻的山区而来,现在能考上B市这样的大城市里的最好的中学,怎么能不让人激动呢,连抱儿子这样的动作都出来了,要知道,自从杨兵上学后,父亲就不没再抱过他了,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周围等待面试的考生和家长都羡慕地看着他们。
回到家公布了好消息,全家人都跟着高兴了好几天,陈启英马上又告诫女儿要好好读书,争取明年也考上一中,和哥哥在一个学校读书。
杨玉自然也是高兴的,前世哥哥的学习成绩很糟糕,性格也有些内向孤僻,现在终于改变了,他注定不会象前世那样碌碌无为了,哥哥的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的,自己重生的目标似乎又完成了一样了耶。(!)</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