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人生新目标》第六十五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早上,杨玉破例没有赖床,赶在爸爸上班之前起来了,追着问他考虑得怎么样了,杨忠文被烦得不行,只好说:“这也快过年了,写信去问你二叔他们的意见一来一回都要开学了,只有发封电报去问一下,你呀,以后别乱许诺,有什么事和家长商量一下再做决定,这就是个教训,答应了人家的事如果做不到多不好啊,说不定小勇和小军还在家里盼着呢。”说完还点了一下杨玉的额头。“电报本是有急事才发的,现在倒好,这点小孩子的事还用发电报,真是的,但愿别吓着你爷爷奶奶以为是急事呢。”

说完,杨忠文赶着去中队了,他在中队和战士们一起吃早饭。

杨玉吐了一下舌头,钻进厨房去了,爸爸这样做很好,既让杨玉兄妹不失约,也让征询一下二叔二婶的意见,看来以后真的不能做这样欠考虑的事了。妈妈常说:锅盖别掀太早了。说的就是这种事,要是做不到,出丑的还是自己。

吃饭的时候,杨兵锻炼回来了,大冬天的,也是满头大汗,红光满面的,看来王叔叔的武术课很累人啊。不过杨兵倒从来没叫过苦和累,早上六点钟就被叫起来也没埋怨过,这都是他自己决定的事,爸爸早就和他提醒过了,自己决定了就要坚持到底,不许半途而废的,这方面他还做得不错。

陈启英赶紧招呼他去洗漱,她要忙着去上班,匆匆吃完饭,嘱咐杨玉几句就走了,和对门的何姨结伴去上班,何阿姨在厂里任仓库保管员,上下班时间和妈妈差不多,平时都一同上下班的,她们现在上班很积极,从不迟到早退,而且还提去几分钟打扫办公室卫生,这种敬业精神真值得人钦佩啊,或许只有经过苦日子的人才有吧。[wzdff贴吧手打团]

上午杨兵做作业,杨玉则去吴老师家学一个小时的钢琴,回到家再做作业,现在放假了,吴老师让杨玉星期一三五去她家学琴,不学琴的时候也去练习,学英语则是每隔两天的下午去朱老师家里。

杨玉学完琴回家,对门何阿姨的女儿王蓓蓓正在她家呢,王蓓蓓今年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真的象一朵蓓蕾,粉嘟嘟的,很可爱的小姑娘,独生女儿,可能是父母太娇惯了吧,有些任性,不过这么可爱的小姑娘,有时生起气也很可爱,小脸鼓鼓的。自从妈妈和何阿姨熟悉以后,小蓓蓓也经常到杨玉家来玩,她在家只有一个人玩,哪象杨玉家有两个孩子,再加上杨玉家有很多好看的书,也爱来看书。何阿姨见陈启英的两个孩子都学习成绩好,平时也很有礼貌,更是鼓励小蓓蓓常过来玩,希望对她有一些好的影响,这不,放了寒假,这小姑娘干脆天天过来,她们一年级基本没什么作业,更多的时候是过来玩。杨玉他们做自己的功课,小蓓蓓倒也不烦人,三个孩子相处得还可以。[wzdff贴吧手打团]

到了十一点多的时候,杨玉开始做午饭了,现在做饭是用煤炉,要早点把饭蒸上,炒菜是用电炉,杨兵也在旁边帮忙择菜,这是杨玉要求哥哥做的,她一直认为,男人要是会做一手好菜,是很受欢迎的,爸爸做的菜就很好吃,而杨兵一向对妹妹很宠爱,对她的要求也没拒绝,虽然不是很情愿。

“哥哥,今天是第一天放假哎,下午不学英语,你准备怎么玩呢。”杨玉边洗菜边问。

“昨天和刘刚他们约好了,今天去放风筝。”

“现在是冬天呢,多冷啊,还去放风筝,再说哪来的风筝啊。”杨玉不信。

“虽然冷,但是天气不错,太阳晒在身上也不太冷,放风筝也是运动,应该不会太冷的。其实只要有合适的风,什么季节都可以放风筝啊,以前咱们还没放过风筝呢。”

“那你们去哪找风筝啊?”杨玉问,她也有一点兴趣了,好多年没放过了,还是前世儿子小的时候带他放过。

“你不知道,王霄手巧着呢,他们自己会做,用报纸糊的,听说可以飞好高的,我真想现在就去放。”杨兵有些向往。

“那我也去行吗?我把我的同学也叫上,人多才好玩嘛。”杨玉有些兴奋。

“我也去!姐姐,带我一起去。”王蓓蓓听到也跑进厨房。

“你们女孩子去干什么,蓓蓓这么小,跟不上我们的。”杨兵皱眉,有些不想和女孩子在一块玩。

“怎么不能去,我也学学怎么做风筝,以后自己做了玩,现在大院里还不是好多男孩女孩一块玩,怎么不可以,蓓蓓也去,我带她,不用你管。”杨玉对杨兵说。

“好吧,我不管你们,你要去就跟着吧。”杨兵有些无奈。

“耶,我吃完饭就去叫慧云和玲玲。”杨玉真想马上吃饭,手上的动作也加快了。

“忙什么,妈妈还没下班呢。我和他们约的下午两点钟,还早呢。”杨兵见杨玉猴急的样子说。

“哦,那就不忙了。蓓蓓,中午要吃快一点哦,不然我们就不等你了。”杨玉故意这样说,因为蓓蓓吃饭有些挑食,吃得特慢,有时还要她妈妈喂两口才吃得完。

“嗯,我知道了,我一定吃得快快的。”小丫头保证道。

杨玉和杨兵看蓓蓓鼓鼓的脸庞,笑了。

下午,六七个孩子聚在一起,也不嫌天冷,围在小广场边上的石桌子上看王霄做风筝,本来要去王霄家里的,没料到这么多人,家里太小,转不开身子,只好拿着工具到这里来了。东西还挺齐全的,看来不是第一次做了,拿了一些报纸,把风筝骨架粘在报纸上,骨架是以前的风筝上拆下来的,是几根细细的竹篾条,要是杨玉家乡,随时都能弄到新的,要多少有多少,可这里是西北,竹子可见不到,只有把旧的拆下来用,风筝要想飞得高,线和风筝的角度是很重要的,王霄不停地量着角度,调整线的接头处,很快就做好了,又让其它孩子帮着裁报纸,把报纸裁成一条一条的,粘起来,一个套一个,连成风筝长长的尾巴,最后在小广场上跑着试了一下,再调整了几次,风筝就能飞上去了。

做了第一个,后面的几个就好做了,王霄接着又做了两个,他们男孩子一人一个,由于没有多余竹篾条,女孩子们只能看着了,杨兵安慰妹妹说:“没事的,一会咱们轮流玩,一人放一会儿。”刘刚和王霄也对慧云和玲玲如是说,都是一个大院的,平时也都认识,以前也经常在一块玩,彼此也不陌生。小不点王蓓蓓,当然只有跟着跑的份了。

他们来到田野里,放飞风筝,王霄的手艺确实不错,飞筝都飞得很高,把从家里带出来的线都放完了,坐在田埂上,拿土块压住风筝线,让风筝在天上自由飘着,几个从围成一圈,斗草,讲笑话,唱歌,很是快乐,连小蓓蓓都高兴地不得了,不得跑到哥哥姐姐们身边听他们说话,还时不时地扯一把风筝线。

直到太阳快落山,大家都感到很冷了,才收了风筝线,各自回家,临走时还约下次出来玩的时间,杨玉也是第一次和哥哥的朋友打交道,人以群分,这两个男孩子都不是那种非常调皮,爱惹事生非的人,看来以后还可以经常和他们玩。(!)</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