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后,相互加了微信,燕芳在微信里告知很多罗江南她的一切,一切的一切。包括小时候,由于是农村里,是女孩,当时重男轮女的思想严重,燕芳**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农村孩子多,劳力少,反正总是看不顺眼燕芳,从很小时候,就要洗全家人的衣服、摘猪菜、挑猪食喂猪,挑粪淋菜。
而大他两岁的哥哥,却可以什么不用做,到处玩耍。因为年龄小的缘故,洗大人的衣服,肯定是没力搓干净的,而自己的衣服小,则更容易搓干净,为此,不少挨骂,20婶骂道:“你这个小懒鬼,就知道洗干净自己的衣服,我们衣服你就对付洗……”
(燕芳父亲排行20,燕芳**自然也是小一辈的叫做20婶。在农村由于迷信的缘故,很多农村人叫自己的**为“婶”,自然称自己的父亲为“叔”了)
“甚至挨打也是常有的事:记和有一次,挑粪淋菜的时候,过个坎,由于个子小,迈不过去,把粪全洒了,衣服都脏了,回到家又被20婶打,边打边骂:“你这个懒虫,就会偷懒,把肥料都都洒了,今晚晚饭不要吃了……”
当晚,燕芳真的不敢吃饭,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听到这里,罗江南一股男人保护意识油然而生。
“小学时候,自己喜欢看小说,拿了家里一本小说到学校看,结果被调皮的男生人偷去看了,结果被哥哥告诉了妈妈,说把书借给男生看,发騒(当时男女授受不亲思想严重得很)回到家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又是一顿竹蔑打,当时那个委屈得想死的心都有了!小学、初中时候,看到别人过年有新衣服穿,哥哥问钱买衣服,20婶给了。而自己的衣服却是妈妈的旧衣服改小的,穿起来很不协调。壮着胆恄生生的问爸爸要钱买新衣服,结果爸爸说,找你妈去(燕芳爸爸是“妻管严”)。找20婶,结果20婶说,穿那么漂亮去泡仔啊?结果一顿胖揍!天啊!难道自己不是妈亲生的,是捡来的吗(泪水……!)?”
燕芳从小到大,没有从父母那里拿过一分的零用钱,真的是没有拿到一分零用钱,却养成了自己挣钱的好习惯。小学4年级开始自己种菜卖,周末就自己挑去市场卖,给自己挣零花钱(罗江南佩服得不得了,自己小学、初中时候,完全没有这个商业概念),而这个完全是自己挣的钱,有时候也被妈妈剥夺部分,当时觉得很委屈:“为什么哥哥可以‘不劳而获’,而自己的劳动成果却要被分享?”
“知道吗?”燕芳继续讲述着自己灰色的童年。“最要命的那次。初中的时候,有次,在家里看书,20婶叫烧火做饭,由于自己正在看小说入迷,答应了,但是腿没动。”
结果20婶一看就来气:“再不去,就竹蔑(农村纺织簸箕等很有柔性的竹条)侍候!”
由于燕芳从小就养成了倔强的性格,越是强硬越是不服,也就没有动身,结果20婶真的拿木棍来打,燕芳拔脚就跑,结果,20婶喊道:“忠塘(燕芳爸的名),快拦住,别记她跑了!”
结果被追上,胖打一顿,小腿到处是伤痕(农村人打孩子,打小腿,很痛,不伤筋骨那种)。已经读初中了啊!被打完后,当时燕芳连想死的心都有了,一直没有目的的在外面逛。想跑去同学学吧,一身伤,哪有脸见同学啊?
于是趁家里没人的时候,偷偷的跑回家,爬墙进草屋,把自己反锁锁在草屋里面(以前农村烧稻草,几乎每家都有专门存放稻草的房子),默默的流泪,直到累了,睡着了。
当天晚上,20婶、20叔(燕芳爸)没看到燕芳回来,以为去了同学家,也没有留意。第二天,燕芳还是没有出现,有些慌了,找遍了平时燕芳所去的女同学家,结果都没有燕芳的影子。真慌了!发动全村人,到处找,还是没有找到!
20婶哭着喊道:“燕芳,你回来吧,我再也不打你了……”。燕芳在草屋里听到,虽然饿得动也动不了,却不愿出来,心里的恨还是没有消除。
第三天,还是没有燕芳踪影,家里人都慌了,开始不思茶饭了,就怕燕芳真寻短见!毕竟,生命一条啊,不管平时多舍得打,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第四天,第三天傍晚的时候,还是燕芳的弟弟机灵,从草屋的门缝里看到了燕芳,高兴的告诉妈妈:“妈妈,姐姐在草屋里呢!”20婶像是找到了救星一样,求燕芳开门出来(门在里面反锁了)。而燕芳却没有动……泪水早就干了,心里也早就麻木了----一个没有亲情的家庭,怎么就容不下自己呢?最后,燕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出来的,反正饿了3天整,自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出来的时候,还是被20婶再骂了一顿:“你怎么不去死……?”
“知道吗?小学初中时候,如果自己在女同学家里过夜,轻则被骂半天,重则被打一身。初中毕业后的一天,由于某种原因,自己又被打、骂了半天,当时我真的想死,在江边逛了半天,好想跳下去,最终还是没有跳下来,要是跳下去,你也不会有我今天联系你了。”
那次被骂之后,我决定远走东地市,于是叫二哥(农村里,同辈份的男人,年纪比自己大的,就称为哥,其实这是血缘关系很远的同辈份的人),是村干部,帮自己办了身份证(当时14岁,而当时****最小年龄为16岁,所以身份证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2年),拿到身份证第二天,就远走东地……”
没想到燕芳还有这个经历,罗江南心里一阵阵痛,心里腾起了一股保护弱者的志气。
更为令燕芳心酸的是,第一年打工回家过年,别家妈妈看到女儿回来后,赶紧嘘寒问暖,而自己的妈妈却连叫了妈妈,就吱一声,没有任何表示。
甚至正眼都不看一眼,更没有说为女儿煮饭慰劳的动作----心里那个寒啊,无法形容,或者是由于多年隔阂所致吧。以致于往后几年,都在东地过年,直到要结婚才告诉20婶,嫁给了东地市偏远山区的一个工友。
而20婶则是要求特高彩礼(燕芳老家习俗结婚女方一般要求的彩礼很低,但当时20婶要求的彩礼为当时普遍彩礼的上10倍),当时燕芳咬牙,与老公把彩礼钱凑齐了。也没有在老家摆酒。
“只当是给了20婶养大我的养老钱,可能以后都不会回家,直到某天。”燕芳继续说。
按照习俗,结婚第二年必须回家探亲,回老家的时候,20婶也没有通知亲戚回家吃顿饭(农村习俗这是必须的),竟然连最起码的自己最亲的一家人的饭局也没有----自己在娘家的地位再见一斑。
燕芳看在心里,痛啊!往后几年,过年也不回老家,只是礼节性的打些钱给20叔,算是回家省亲的礼。听到这里,罗江南的心里再紧缩了,为什么呢?他不懂,也没明白过来。但是根据他对20叔的了解,20叔为人还可以的啊,虽然几十年没见面,或者是由于是“妻管严”的原因吧。
“知道吗?”燕芳接着说:“后来大妹也是外嫁东地,两姐妹约好年后一起一早回家的。结果回到家,20婶也是爱理不理的。甚至连饭都没有煮给两个女婿,锅里只有稀粥,下午2、3点午的时候,两连襟只好出墟市买粉充饥。这种情形,是谁都想不通啊?!”
后来燕芳才了解到,可能是20婶嫌这两姐妹不听劝言,嫁得远,来气的做法(当地女不远嫁,尤其是跨省更是反对,而东地市是另外一个省,虽然实际距离不远,只有100多公里)。
听到这里,罗江南心里已经充满了保护燕芳的思想。
在以后的数天里,每天与燕芳聊天的时间都超过了8小时,按照燕芳的说法,她在与罗江南联系前,微信好友,用10个指头都可以数得过来,除了初中同学群,基本不单独与男生聊天,手机也不设密码,随意丢。而跟罗江南联系上后,时时拿着手机,手机也设置了开机密码……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