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个人的时候不叫孤独》如果你不是嫁给爱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六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爸爸妈妈吵架,只记得是晚上,爸爸黑着脸走出了家门,妈妈在家里哭,我不知道当时自己是什么心情了,也不清楚有没有跟着哭,我只知道起因竟然是要二胎。

现在生个二胎国家都扶持,以前第一个是男孩的话万不让要第二个的,到后来变成花点钱就可以要。你们一定好奇,再生一个孩子而已,有什么值得两夫妻脸红脖子粗的吵架?

具体原因我不清楚,长大后我猜想可能因为我的爷爷,重男轻女,觉得我是个女孩子,如果我妈不生个儿子我爸就没有后代养他之类。

事实证明,我有了妹妹以后,我爸就不那么上进了,或许不是这个原因,但是我认识范围内只能想出这么个理由。

农村都喜欢男孩儿,但是养出来的却是女儿孝顺,这种自相矛盾自己打脸的事一直停不下来。

而我的家自多了一个妹妹之后,就变了天气,还是由晴转阴,再到经常性雷阵雨的坏天气。

父亲和母亲都是家里上学最多的那个,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母亲上高中的时候还在幻想爱情,复读了一年都没考上大学,也不懂找人安排,就这样揣着一肚子墨水回了家。父亲上到大学,中途想去参军,爷爷没有阻止,他就去当了兵,过段时间又跑去西藏当记者,再后来不知怎么就回了家,爷爷逼着他学技术,他才有了谋生的能力。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通过相亲走到了一起,在那个吃苦的年代吃的苦太少不是好事,所以他们两个至今没有过明白什么是日子。

我渐渐长大之后,听的最多的是母亲的埋怨和后悔,说看我爸老实的一个人,我爷爷精明的一个人,她觉的不会受气和吃苦,其实我外婆家并不同意她嫁过去,可是她不知怎的,当时就觉得可以嫁,又不是嫁给爱情,不知道哪里来的决心和勇气。

到现在二十多年的夫妻,生活的还是一塌糊涂,收入不低却没有存款,日子过的不明不白。

母亲的那一套说辞导致我一直暗暗怨恨父亲,单方面的影响让我陷入一种偏激的感情,直到离家上学之后,一年回来一两次,没有了日复一日的嚼耳根,我开始用脑子思考,理智的分析了现状的起因,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这绝不会是父亲单方面的原因,分析到底却发现自己现在无能为力,改变不了什么,除了安慰和劝解。

两个人如果每天互相提防,“各怀鬼胎”的在一起生活,我想我是忍受不了二十年的,别说二十年,一天我也不会。

所以我才选择了现在的老公,我选择了嫁给爱情,而不是厚重的彩礼加房车。

只要两个人一起,什么都会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