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盛氏泪眼婆娑,看着这三进大的宅子,拉着老温氏的手,微微颤抖的说道:“老姐姐,不敢想啊,真是不敢想啊!”
老温氏也紧紧的回握着盛氏的手,“是不敢想啊,我这一只脚踏到棺材里的人,没成想有生之年还能到这天子脚下呀。”
子千拿着房契,放到温氏手上道,“娘,这契你收好了。”
“奶奶,姥姥,您二位进去看看吧,喜欢哪个院子就住哪个。”
“咱们都老了,能来到这京城已经是泼天的福气了,住哪都可以,让小的先挑吧。”
“老姐姐说的对,让闺女先挑,男娃子皮实不打紧。”
温氏拿着房契递给老盛氏道:“娘,家里您当家,这契您收好。”
“不可!老二家的,你是个好的,娘以前亏了你,幸得你大度,不跟娘计较。”
“这房契娘是万万不能收的,房子是千儿托人相看的,银子是你掏的,好孩子,你是个良善的,这契你好好的收着,放心,要是谁敢打这房契的主意,老婆子头一个不饶他。”盛氏的目光有意无意的扫过陶大伯夫妇和陶三叔的脸。
陶德芙赶忙保证道:“娘,我保证不会起这邪念,二嫂是咱陶家的大恩人,我不会忘的。”
“老大呢?”
“娘,我也不会。”
陶林氏拧着陶大伯的胳膊,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看着温氏手上的那张盖了官府印章的纸,眼热得不行,“这个蠢货,房契握在二房手里,咱大房以后就是寄人篱下,过活还不得全看她脸色。”
陶大伯被林氏拧着,疼得不行,暗暗的推了她一把。
林氏立足不稳,“哎呦”一声,倒在了地上,气得她就地一滚,控诉的指着陶老大嗷叫道:“好你个没良心的,老娘伺候你喝,伺候你睡,你!你一来这京城就给我作脸,你居然敢打我?!”
“呜呜呜,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老天爷你来评评理吧,这陶老大……”
“闭嘴!”陶大伯一改往日的懦弱,一把扯起赖趟在地上的林氏道:“这日子你想好好过就过,不想过我就托人送你回去。”
“呜……呃!”林氏惊讶的看着这跟自己过了十几年的男人,他脸上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刚毅,那挺直的腰杆子展示着满满的男人味。
林氏那哭过的脸上现出了痴迷,“当家的……”
正想劝和的盛氏他们,看了这情形,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听得这声笑,羞得林氏用袖子遮了面就,往院子里跑去。
陶老大又恢复了憨厚的样子,用手抓了抓后脑勺,对盛氏道:“娘,我去看看她。”
“去吧,好好说说话,你媳妇这些年给你生儿育女可不容易。”
“娘,我晓得的。”
一家子相互谦让着,最后陶三叔带着侄子住了第一进;温氏和温大姐带着六妹、子千住了第二进;盛氏、老温头夫妇和陶老大两口子住了第三进。
等收拾好了房子,大家聚在一起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吃了晚饭。
饭后,一家子围坐在一起,商量起以后的生活大计。
“咱们也算在京城定下来了,以前咱们是在土里刨食的,只要年景好,饿不死,现在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总得有个生计才行。”老盛氏从身后搬出个上锁的老木盒,打开了,露出十个五两重的银子和三吊铜钱来。
“老二家的,以后家里你安排着,老婆子我现在就把这家交给你了。”
“娘!使不得,我身上还有银子呢,这些你好好收着,要不够了,我再问你要。”
“明天我就去绣庄接些绣活,日常的开销总能对付过去的。”
“亲家婆婆,我跟静美也能帮三姐绣些简单的。”温大姐也赶忙说道。
盛氏擦了擦眼泪,把木盒推到温氏面前道:“好孩子,拿着吧,这是娘的一点心意,娘老了,帮不了啥了,这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们年轻人打理了,老二家的,莫要推辞,老婆子也想着享几年清福呢。”
温氏感动的看着盛氏,“娘……!”
陶三叔站了起来:“我明天也去木器行看看,这大京城找份活干总会有的。”
“三叔,你做些小板凳,小椅子,咱们在这北市租个摊位,即可以卖些小家具,还可以接些木活,总好过给人做工。”子千建议道。
陶德芙眼睛一亮,笑看着子千道:“还是大侄女聪明,这主意不错,明天我就去市场看看。”
“三叔,这事就交给我吧。”
陶三叔知道这个侄女是个有能耐的,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里,一来就寻了这么好的一个院子,价上还便宜了不少,于是高兴的点点头道:“那叔就麻烦我大侄女了。”
这京城人多、地贵、房也贵,要不是有金九阳的暗中安排,子千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花四百两银子买到这么好的宅子。
这北城住的都是小富之家,大家邻里之间关系亲和,没有三教九流,治安也好。
九阳心细,把陶温两家安排在这里,一方面住着安全,第二方面也是能让大家快速的融入到京里生活。
在两家到来之前,他还特意让人开垦了原来的一部份花坛,种了些青菜、萝卜,希望伺候了一辈子地的老人家能喜欢。
温六妹轻轻扯了下陶德芙的袖子,“往后我跟你摆摊去。”
老三叔俊脸一红,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这一路走来,他越来越喜欢这个漂亮、勤快、体贴、爽朗的亲家姑娘了。
夜深人静,他拼命的回想,却再也想不起俞家大小姐的样貌,只依稀记得那是个温婉的大家闺秀,每每这时他就懊恼得不行,暗厌自己也是个花心的汉子。
林氏看着大家,期期艾艾的说道:“那以后灶头上的事就交给我做吧。”
“哪能让嫂子你一个人做,咱们还是老规矩轮着来。”
林氏想起以前在陶家老宅,自个总欺负温氏,把手头的活都推给她做,不觉有些脸红,连忙拒绝道:“你大嫂我是个笨的,这双手也绣不了花,烧个火,做个饭的事,你就不要跟我抢了。”
“老二家的,放心吧,咱们几个老的在呢,做不动其他的活,帮着你大嫂烧个饭还是成的。”
陶老大懊恼的蹲下身,自责的道:“我没用,我这做大哥的还要靠弟媳、弟弟养。”
“当家的……”林氏心疼的抱着陶大伯,两眼蓄泪的望着盛氏,“娘……”
盛氏想到自己这个大儿,在陶家村也是数一数二的庄稼把子,可到了这京城,能用的也就只有那一膀子力气了,“我儿,别丧气,明个让你三弟去陪你找找活计。”
“大伯,你放心吧,用不了多久,咱家就能买地了,到时候可得仰仗大伯你呢。”
陶老大听了子千这话,双眼放光,满含期待的问道:“大侄女,你说的是真的么?咱家还能在京城里买地?”
“会的,只要咱们一家齐心协力,不仅要买地,还要送弟弟他们去上学,只有识了字,以后才能更好的在京城立足。”
“好,好,好,我听侄女的,明天我就找活干去,我这一膀子力气,我不信还找不到活。”这话听得陶老大心情澎湃,激动不已。
盛氏和老温氏夫妇看着大家,都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斗志和向往,欣慰的笑了。
温氏偷偷的擦了擦眼泪,“要是盈儿也在多好。”
子千看着娘这样,握了握温氏的手,安慰道:“娘,您别伤心,盈儿妹妹跟老主子在一起,不会有事的,您要不给她写封信?”
“信能收着么?”
“能的,这福云楼在我们大夏国的每一个县城都有分店,盈儿妹妹定能收着的。”
家好耳尖,听到子千的话,欢叫起来道:“我也要给二姐姐写信,我要告诉她,我现在有大房子住了。”
其他人听到家好的叫声,都纷纷转过头,看着温氏和子千。
老温氏关切的道:“有盈儿消息啦?能联系上就好,明天找个写书先生,给盈儿去个信,姥姥也想跟我这宝贝外孙女唠几句。”
盛氏连连赞同道:“我老婆子也想我这孙女得紧,老三,明天别忘了,请先生来写信。”
“姥姥,奶奶,不用请先生,我就会,这宅子里就有笔墨,我现在就去取来。”
等子千铺好了纸,磨好了墨,就着烛光,一家人对盈儿的想念、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