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周泰、徐盛战死的消息传到柴桑,孙权面容顿如死灰。
各地失守的消息早已在柴桑传的沸反盈天,台军水陆并进更是兵民皆知,消息是封锁不住的,各氏族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以张昭为首的众官员日夜求见孙权,欲劝他在未彻底失败之前投降,都被孙权以各种理由搪塞不见。孙权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自己最为倚重的心腹周泰身上,不想最终还是无法力挽狂澜。
想到自己的父兄英雄盖世,自己就这样战败屈辱而降吗?
不!
刚及二十岁的孙权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他才刚刚平定各地山越的叛乱,准备励精图治,大力发展。他还有满腔的抱负未来得及施展,难道上苍真的不给自己机会吗?
败了,又败了,孤当亲自领兵出战,也许还有翻身之机。
看着一向风采夺人的周瑜等人沉默无言,孙权知道,有些事,终究还是需要自己来担当。
孙权派人把自己一向敬重的张昭等人请进府中,好吃好喝伺候着,并严禁他们出府,也不与他们见面。同时,孙权决定放弃濡须,召回驻扎在外面的最后一支军马——朱然的五千士兵,欲亲领大军迎战台骀。
可是面对东西夹击,谁来防御东面的太史慈呢?就连自己心目中的战神周泰都被杀死,又有谁能担此重任呢?
听到孙权重重的叹息,在座一众武将不禁面露羞赧之色。这时,一个干涩的声音传来,“至尊!甘宁请战。”
孙权扭头看了看甘宁,自从赤壁苏飞战死,大军败后,平日气吞万里的甘兴霸,如今已经萎靡不振,那惨白的脸色叫人心痛。
周瑜知道,上次一败不仅对自己打击不小,众位将领也都是心绪难平,甘宁更是日渐消沉。
周瑜心中亦是非常难过,当初孙策把弟弟孙权托付给自己,自己却不能完成兄长的托付,实在是无颜去见地下的伯符兄啊!
于是周瑜进言道:“瑜愿领一万兵马,抵挡太史慈,兴霸将军你身体抱恙,还是于至尊帐下听令吧,今后不知道还有多少大仗要打。”
周瑜说的轻松,实际上他已经隐隐预感到这是大伙的最后一战了。此刻失了长江天险,就连周瑜,都觉得无望击溃台骀大军了。既然如此,那便杀身以成仁吧!
廷内诸将愁眉苦脸,孙权也是坐立不安,但是他们还是想凭借手中的六万人马搏上一搏,不轻易言败正是他们能走到一起的原因。
这时甘宁侧头望向周瑜,嘴角泛起笑意,道:“都督还是留在至尊身边出谋划策吧,大军少不了你,甘宁心意已决,只等至尊将令!”
在座众人的沉闷之气被甘宁的决绝给一扫而空,突然间斗志充盈堂内,仿佛只要视死如归,就能确保江东无虞。孙权注视着甘宁那热切的眼神,缓缓说道:“如兴霸将军所请!”
“谢至尊!”甘宁高声说道,如雷般响彻众人耳膜,瞬间点燃了众人的斗志。
孙权离开座位,跨前一步,扫视众人大声道:“众位将军,此战关系江东存亡,众位不要辜负了孤之厚望。”
众人纷纷起身抱拳道:“必当以死报之!”
听到众人说了个“死”字,孙权心头一跳,便不愿再去多想,开始与周瑜、鲁肃部署兵力,迎战台骀。
鲁肃进言道:“台骀悬军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柴桑孤城,被围则无救,不可坚营蓄锐。
而其分四路自赤壁来袭,我军宜充分利用本土作战之利,各路击破。
只需破其一路,便可绕背夹攻,如此便可破其二路、三路、四路。
凭我军对周遭地势的熟悉,完全可以做到此举。
事已至此,不得不冒险如此谋划。
其水军则尽依荆州之兵,我愿统兵五千拒之,使其上不得岸来。”
周瑜也有同样想法,认为孤城死守等于被动挨打,应该依仗地利优势将台骀大军步步蚕食,待到柴桑之时必然师老兵疲,可一举破之。孙权深以为然,既然鲁肃有自信五千兵守江,那他自当胸有成竹。
程普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应该集中兵力,寻找台骀进行决战,然后依仗二倍于敌的兵力,极有可能将台骀杀死,如此一来,困局自解。
鲁肃深以为不可,一方面陆路难行,孙吴方面并没有骑兵之类的优势兵种,想要擒拿敌酋是很难的。其次如果孤注一掷寻求敌军主力,一旦台骀拖延三两日,那么其他几路大军将会对本部形成合围之势,到时绝对是无力回天的处境。
一番商议之后,孙权先派甘宁领兵东去,然后倾巢而出,兵分四路拒敌,力求不要让台骀合兵一处,依仗地利,将他四路军马分而歼之。孙权派大将凌统为主将、丁奉为副将率第一路军一万迎战北边的麴义,并配合鲁肃注意江岸动向;韩当为主将、朱桓为副将率第三路军五千迎战苏由;吕范为主将、蒋钦为副将率第四路军五千迎战张绣;平东校尉贺齐率本部山越精锐一万作为中军先锋,自领中路军周瑜、程普、董袭、陈武、潘璋等两万迎战台骀。
孙权此举,完全是听从周瑜、鲁肃之谋,欲依仗各地险要,力求于沿途徐徐损耗,将台骀大军完全歼灭于柴桑城外。
孙权倾巢而出,只留给柴桑令朱治两千士兵固守柴桑,留给鲁肃、吕蒙五千士兵守卫柴桑两翼江岸,又令随后将要赶至的朱然五千军协助守城。
鲁肃当先将大军一字铺开,江岸千里,无法有效布防,于是鲁肃散尽家财,鼓舞士兵,着重于各处浅滩部署兵力。鲁肃一面于江中布置铁锁横断江路,一面准备四石乌漆大弓及投石车、火油等物,欲使敌军被拦截之时以火破之。
而孙权各路大军,不日便散布各地,除了中军及凌统一部,其余则做游击状,试图出其不意,击破敌军。
由于陆地沼泽遍布,荒林丛生,陆军行进缓慢,果然还是张允、蔡瑁水军先一步抵达柴桑附近。
不待其军登岸,沿岸哨骑早报于鲁肃知晓。鲁肃于铁索处布置各种守具,只等荆州水军前锋被拦截一处,弓矢与火球俱发,焚毁击沉战船二十余艘。水军前锋仓皇回撤,与大军汇合。
张允与蔡瑁商议:“孙军据险死守,箭石良多,我军伤亡惨重。与其这样急进,不如配合陆上大军,清除沿江防御。”于是二人改变战术,与麴义军齐头并进。
孙权本有依赖友军破局,然后前后夹击的战术,于是进军缓慢,而三路和四路军因为绕了圈子,也还未和台军接触,倒是一路军凌统与丁奉先与麴义军接触。
凌统率了一万大军,已然算是孙军主力,担此重任,凌统急欲报效孙权。
却说麴义一路行来,湖泊遍地,山岭交错,真是道路崎岖,艰难险阻。要不是有张允之兵引路,恐怕迷路事小,大军意外溺死者将达到恐怖之数。
六月二十六日,凌统大军与麴义军相遇赛湖畔,大战一日,杀敌甚众,获马三百余匹,麴义军稍却,仍然欲卷土重来。二十七日麴义以精锐弩兵为先,与丁奉交战,无奈施展不开,即使如此依然打败丁奉。
当时的麴义军连续近数日不停地赶路,士卒早已疲殆,故而虽然战胜,从中午到傍晚只追了十余里。令麴义始料未及的是,凌统率军出其不意从湖水中冲出,人人手持短刀直冲,麴义军不知其多寡,未等接战心里已经发怵,故不敢接战,欲据湖岸为抵御之计。
凌统不给麴义军反应的机会,率军身先士卒进行冲锋,丁奉率领败兵返回战场两相夹击。麴义先登弩兵对于近战之敌毫无办法,只好仓促后撤,麴义再次大败,凌统趁势追击至雪湖西。
此战还好麴义师老兵疲,并未深追,不然绝对要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机。虽然如此,北路军仍然损失惨重,仅剩三千余人,无力继续东进。
听闻北路兵败,台骀令张允三万水军尽数登陆,与麴义合兵,沿途拔掉敌军壁垒,给蔡瑁创造东下机会。
凌统本想趁机支援孙权,但是一来没有将麴义歼灭,二来敌水军有增援之势,于是固守北线。麴义与张允合兵后又是三万大军,一路渡过雪湖、赛湖,步步紧逼,凌统节节后退。
到八里湖一线,凌统依庐山余脉布阵迎敌,与麴义交手,再次战胜。张允等军据湖水结营,寻觅战机。
此时三路、四路军亦陷入苦战,面对不时袭来的敌军,苏由和张绣焦头烂额,日夜受扰。中路军臧霸遭遇贺齐于沙河,虽然臧霸阵斩敌军山越将领陈仆、祖山两员大将,但是遭受伏击,仓皇败退,损失兵马三千,局势逐渐向有利于孙权方面倾斜。
台骀对其他几路军束手无策,于是下令以牵制为主,避免交战,准备亲自会一会孙权。
而东路太史慈大军进展神速,与甘宁军接于琵琶湖一带。太史慈整军备战,与朱灵水军遥相呼应,引诱甘宁来战。
此时甘宁兵微将寡,自从出兵开始,他就打定主意要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而如何才能绝处逢生呢?绝不是偷袭骚扰就能轻易达成的,只有杀了敌军的主将,然后彻底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这一条路可走啊。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