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剑荡魔录》第七十章 炼制丹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慕秋领会了炼丹术的部分精髓。

炼丹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熔炼药液,操作过程则是将主药与辅药分别投入丹炉中熔炼,在丹火炙烤下,让辅药互相为引,与主药完全融合,化为纯净透明药液。一般主药愈多,熔炼过程便愈复杂,对炼丹师的元魂要求便愈高。试想元识要兵分几路,同时对不同的主药进行熔炼,其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步融合丹液,则是按照不同的顺序,将几种药液缓慢渗透、混合,随后用元识控制丹火,小心焙炼药液,直至药液完全融合,彻底转化为丹液。绝大多数丹液呈乳白色。

第三步淬炼杂质,则是控制元识融入丹液,仔细探查,分辨出其中杂质所在,控制元识将这些杂质一一分离,搬运到丹液表面,最后控制丹火灼烧,逐步去除丹液中的杂质。丹液中潜藏着无数黑色杂质,细若微尘,星星点点散落在各处。若非用元识查探,肉眼根本无从察觉。这般操作,对炼丹师的元识要求极高。

此节甚为关键,丹火火候若是掌控不佳,便会损害有效成分,进而影响丹药成丹数量及品质,更有甚者,则会造成整炉丹药彻底报废。

第四步,也即是最后一步,便是成丹。成丹反而是四个步骤中最简单的一部分,便是将丹液分成均匀等分,形成几个丹液珠,随后用元识操控丹液珠在丹炉内均匀滚动,逐步凝固成一颗颗丹药。操作要点是,使丹液珠受热均匀,避免局部受热过高,否则极可能造成废丹甚至爆丹现象。

李慕秋略微回味,便已明白炼丹术对元魂的要求极高,而这恰恰便是他的强项。若不修行炼丹术,连他自己都会觉得可惜。

当然,元魂越强大并不一定炼丹成就就越高。炼丹师的成就,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对炼丹术的悟性,以及对各种药草的作用及药理的掌握。

若是不通药理,即便元魂再强大,也不可能炼制出丹药。

经过一番学习之下,李慕秋顿时跃跃欲试。

宗门中虽然将炼丹典籍公开,但公开的丹方并不多,只公开了聚气丹、合气散、强经丸等寥寥数种丹方。毕竟丹方才是宗门真正稀缺之物,不宜传播太广。

合气散是炼气期的丹药,下品丹价值一千五百元石;而强经丸是锻体期丹药,下品丹价值十元石,因为翠微门丹药资源稀缺,下品强经丸已暴涨到二十元石一枚。从价值上便知,二者的炼制难度不可以道里计。

李慕秋想要试手,亦不会傻到直接炼制合气散。虽然他可以自宗门可以直接领用十份炼制合气散的药草,但他却根本不愿领取,现在根本没到领取的时机。十分药草价值一万八千元石,价值太过惊人!若是炼制失败,那当真是欲哭无泪。

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从最基础的强经丸开始,先积累一些炼丹经验,方为上上策!

炼制强经丸的药草并非稀有之物,每份药草价值才五枚元石,而每份药草却能炼制三至五枚强经丸不等。若是能将强经丸炼制成功,每份药草能赚五十五到九十五枚元石,这绝对是一桩一本万利的大买卖。翠微门外门弟子数万,仅仅这些外门弟子,便可让他大赚一笔。

李慕秋越想越激动,深感大为可行!先不管其他,就它了!

强经丸的丹方非常简单,主药是云络草,同时配佐两味辅药,便可着手炼制。因此丹只有一种主药,炼制难度便会简单许多。

炼制丹药尚需丹火和丹炉。

至于丹火嘛,倒是有两种途径可以获得,一是收服异火,二则是直接利用地底的地火。想当初,葬仙谷的修士袁牧霄便收取了一种异火,可以直接用来炼丹。那异火乃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以李慕秋的手段和机缘,此法颇不现实!他思来想去,也惟有利用地火一途,之前门中已有炼丹师存在,想必不缺地火。

丹炉则相对简单,只须去翠微仙集购买一只便是!他虽然没有元石,可下品强经丸还有几十颗,此丹对他已毫无用处,正好可拿去变卖!

李慕秋前往翠微仙集的聆仙阁,将强经丸变卖一空,换取了一千块元石,手中有了元石,心中便有了一丝底气。

他花费五百块元石,购买了一方丹炉。随之又购买了八十份强经丸的草药。身上只留下一百元石,以备不时之需。

李慕秋急匆匆回到翠微门,便直接前往丹阁。

丹阁位于内门东南方的一处山峰,亦属于内门的范围。丹阁虽称之为阁,却并不仅限于一阁一楼,而是集合了众多炼丹丹室、授徒之地、修炼之所的一处所在,占地颇广。其与翠微峰的翠微宫遥相呼应,颇为雄伟!

之前丹阁一直由张丹赋长老掌管。因为张丹赋的叛逃,丹阁弟子皆受到牵连,与之关系紧密者下狱,无甚关联者则被遣出宗门。从那之后,整个丹阁可以说空无一人。

自从宗门张贴告示,免费开放了炼丹典籍,学习炼丹术之人骤然增多,丹阁中又复热闹起来。

丹室乃是供弟子炼丹之所。整个丹阁中有丹室十八间,但现在却供不应求,每道石门前皆有数人等待。

“刘师兄,你这丹药炼得如何?炼出合气散了么?”

那刘师兄一脸沮丧,“说来惭愧,我来此已经四次,炼丹材料也花去了八份,可是全无眉目啊!今日可能是来此地的最后一次了!这材料可足足要一万八千元石,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王师弟,你那处进展又是如何?”

王师弟苦着脸,“别提了,我来此已经二次,可是炼丹材料比你耗的还多,现在仅余下一份材料,若是还不能成功,那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二人的谈话似乎感染了众人,众人皆是互倒苦水,似乎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人成功炼制出合气散。

李慕秋并未受此感染,因为他并不是来炼制合气散的,而是为了炼制强经丸。虽然他没有炼制过丹药,但是对自己却有莫大的信心。

他早已将强经丸的炼制过程反复揣摩,在心中演练了不下百遍,各种需要注意的细节,早已了然于胸!他甚至还想在炼丹的同时,验证自己对炼丹术的一些体会和奇特想法,准备可谓极其充分。虽然他还没开始炼丹,但感觉上却仿佛炼制了千百遍,心中颇为坦然!何况,他还带了足足八十份药草,有了足够的材料。若是这般还不能炼制成功,只能说明他根本不适合炼丹,不如索性趁早断了炼丹的心思。

趁着等待的间隙,李慕秋便盘膝打坐,足足等了十二个时辰,方才轮到他进入炼丹石室。

李慕秋飞快进入石室中,凝目一望,石室约有五丈见方,正中则立着一座三尺高的石案台。

他早有耳闻,宗门的丹室用的乃是地火,只是地火到底在哪儿呢?他围着案台来回检视一番,发现在案台一侧似乎有一处圆形机窍,他用手旋动机窍,案台正中便赫然出现一道小孔,顿时自其内闪出一道火舌。随着他的旋动,案台中的小孔逐渐变大,那火舌也益发高涨,渐渐变成一道冲天火焰。

他暗自感到惊奇,这机窍果然神妙,居然能调整火焰强度。弄明白机窍的用途,他便将机窍完全关闭,遂取出丹炉立在案台上。

他并不急于炼丹,而是将机窍不断旋动,试验在各种不同程度火焰下,丹炉的受热情况,以及丹炉受热后,调弱或加强火焰时,丹炉内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哪种程度的火焰更加合适炼丹,以及如何调整火焰方能达到目标温度。

他试验再三,根据炼丹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制订了一套用火策略:炼丹第一步熔炼药液和第二步融合丹液时,采用中等偏弱火焰;炼丹第三步淬炼杂质时,则采用小火;第四步成丹时,则采用中等火焰。试探结束,他便再度熄灭火焰。

李慕秋盘膝而坐,静静整理了炼丹思路,约莫一顿饭时间之后,他便再度立起身来。

他将炼制强经丸的药草掏出三份,按顺序一一置于丹台一侧,便再度开火。

第一步熔炼药液。他将火焰开到中等偏弱,将丹炉预热,之后便将一株云络草投入丹炉之中,随后将两株辅药亦投入丹炉中。随着火焰的炙烤,李慕秋明显嗅到一股焦糊味道,两株药草已烧焦近半,他心道不妙,便立刻将火焰调小一些。这一回,温度似乎比较适宜,两株辅药渐渐与云络草合在一处,只片刻间,便化为一团透明的药液。

虽然中间小有波折,好在药液总算勉强熔炼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