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匮乏让我满心渴望能够熬到万物复苏时刻的想法成为泡影,当生存受到极大的挑战时,生命往往是要做出一些让步和改变的,我和我的族群不得不重返深海海底,虽然不知道那里是否也将变得一无所有,但至少短期内可以保证我的进食。。c
曾经,常听人们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太阳是生物的能量来源,植物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体,而草食动物又靠植物维持生命,所以如果没有阳光,万物就不能生长。
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其实我的经历就能够推翻这一似乎千古不变的铁律了,没有阳光有些生命确实仍然存在。
那些不见阳光的海底生物丰富的地区,可谓是“深海绿洲”,而当我不断向浅海发展的同时,海底生命的进化也在不停前进。但是“深海绿洲”的形成,无疑都有一些相同之处,那就是说必须要有热能的提供。
就拿此时不远处的散布的一些热泉口来说,这些奇怪的高耸在1700米深的海底火山口附近,就像一个个烟囱一样,向外喷吐着一股股热液,而热液一旦冲出烟囱,所携带的高温,即刻就将附近的海水气化,变成一片片的气泡往上浮去,非常的壮观。这使我无法靠近那些高温区域,里面的温度恐怕最低也有300度以上了。
但尽管如此,在这一区域浮游着各种各样的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生物的多样性超乎想象。
而热泉区以外稍远的地方,却像沙漠一般荒芜,只能偶尔看见几个“十角图克诺珊”、“小脚海星”以及“猩热刺葵”点缀在几处黝黑的海底岩床上。
这个发现自然令我十分高兴,而在吞食掉几个热泉区的外围的生物后,不仅填饱了饥饿的肚子,还获得了一种叫做“初级耐热植胞”的奇特DA部件。
这是我首次发现的带有级别的DA部件,而且它的与众不同在于,是直接从机体的基本组织——细胞开始进行改造,并非是在体腔某一位置,增加某一个部件器官那么简单。
而这样的部件也只有极为高昂的代价才能完成改造,但是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深入热泉区里猎食,我痛快的使用了759点进化值,因为如果我第二天饿死,留着再多的进化值也是毫无用处的。
随着耐热的能力增加,我向食物更加丰富的热泉中央区域又游进一小段距离,而这一小小的靠近,居然让我发现了好多新的物种!
最先发现的,是一种长得很像地球鳗鱼的脊椎动物,想不到,完全想不到,在如此深的海底,竟然会有不需要阳光便能生存的脊椎动物。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但遗憾的是,由于它的耐热力比我强的太多,我在追出一段距离之后,只能眼瞅着它大咧咧、招摇过市般的游向更深处了。
我还发现了一些大得出奇的“热红蛤”和“居火海蟹”。
后者与地球淡水中的蟹子有点相似,只不过没有眼睛,可依然无处不爬,以寻找食物。而“热红蛤”似乎靠某种过滤须来捕获颗粒食物存活,有些大的惊人,体长有我的三四倍。
此外,血红色的“管状巨蠕虫”,它们也没有眼睛,而且没有口器,甚至可能连消化系统都不存在,仅靠伸出套管顶端的触角过滤海水中的食物,这和“热红蛤”有点相同。
还有一些极像蒲公英的生物,样子如同一个可以浮起来的气袋,感觉它和水母有些像,其放射状的细丝附着在海底岩石上。常常数百个汇集在一起,而且让人惊奇的是,它们各有分工,有的管捕食,有的管消化,还有的进行繁殖……或者把它们全部看成是一整个的个体生命更合适。
当然在这“深海绿洲”中的生物不只这几种,大量的类似牡蛎和贻贝的生物,让我目不暇接。看来在海洋上层的食物链恢复之前,我是不太可能离开这里了。
而这一区域中,似乎也没有能够威胁到我的生物。那么,我只需多加小心的避开那些从海底缝隙中,突然窜出来的热液就可以了……于是漂浮不定的生活,似乎一下子安稳下来了,只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又会持续多久?……
--------------------------------------动物时代-------------------------------------------
收藏、票票、帮助宣传一下!我要成神~~~~不是**神,是书神!
晚上还有一更!</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