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进到宫内,太宗早已等在大殿。狄仁杰的神情一如既往的吊儿郎当,但如老鹰般闪动着寒光的眼睛却也丝毫未变。狄仁杰的吊儿郎当却掩盖了自己的眼神,在朝中的官员,只有站在最前方的长孙无忌等跟着太宗出生入死的老人们看出来,吊儿郎当之下的狄仁杰有着一股不同凡响的气质,绝非池中之物。长孙无忌等老人们看到狄仁杰吊儿郎当的走进了大殿,都相视而笑,因为知道狄仁杰是个人才;但其他的官员并不如他们如此人精,见狄仁杰如此,也不禁恼怒。
长安从二品武官黄旗山怒道:“大胆,见了皇上不跪,还吊儿郎当的,成何体统。”
狄仁杰瞥了黄旗山一眼,便向太宗跪下道:“参见皇上。”
太宗皇帝不咸不淡的说道:“平身吧。”
太宗见狄仁杰瞥这黄旗山,便问道:“狄仁杰,你为何一直盯着黄爱卿?”
狄仁杰笑道:“哼。从二品的官的确挺大的,皇上和前方大臣尚未发话,便直接跳过,先开口了。草民算是见识了,不管皇上这次找草民来有何事,我都得先斟酌一番,即使有能力解决,也得说成,自己无能为力便才合了这位大人的心意。”
此言一出,不但这位从二品官员吓得脸都变色了,连高高在上的太宗也有些许不悦。但只听狄仁杰又说道:“但黄大人为皇上守了两天两夜的城,也不容易了。”
太宗问道:“黄爱卿,这三天当真是你守城?”
黄旗山双腿一软,跪下道:“皇上。这几天的确是微臣值夜。”
太宗道:“来人呐,去查查,这几天的守城官本该是谁。”
长孙无忌站出来说道:“皇上不用查了,微臣知道。”
太宗说道:“那就说。”
长孙无忌说道:“守城官总共五人,其中两人双胞胎兄弟,南宫虎和南宫豹。前几日臣路过城下,这两兄弟正在请求黄大人帮他们守两天的城,说是回来之后一人给他顶两天岗。本来黄大人站了一夜的岗,不想答应,但这两兄弟苦苦哀求,死缠烂打,黄大人也就只好答应了下来。”
太宗挑眉道:“噢?原因是什么呢?黄旗山,你说。”
黄旗山战战兢兢的说道:“他们说他们家老母亲病重,想要回家照顾老母亲。”
狄仁杰笑道:“呵呵。这理由编的好。”
众人疑惑的看着狄仁杰。长孙无忌楞了一下,也笑道:“的确啊,这理由的确不错。”
这下众人更疑惑了。太宗问道:“长孙无忌,此言何意?”
长孙无忌说道:“这南宫兄弟父母早病故,哪来的老母亲生病之说?难不成鬼还会生病不成?”
太宗看着黄旗山说道:“黄旗山,你...”
太宗的话未说完,狄仁杰插口道:“皇上,我想黄大人也并不知道这件事。早已听闻长安城上有一个拼命大山黄旗山,为人忠厚老实,但性格却并非好事之徒,只对职责所在和家人之事在心。南宫兄弟其实不过利用了他这一点罢了,我想这南宫兄弟现在应该在长安中的怡红院逍遥快活,醉生梦死。”
长孙无忌也笑道:“南宫兄弟,真是五毒俱全,民间中的所有不良习惯,在他们两兄弟身上,简直体现的淋漓尽致。”
太宗怒道:“来人呐,把此二人找出来,不用砍了,废了他们,扔进死牢里和老鼠为伴。”
长孙无忌赶紧说道:“皇上息怒。如此动怒,对龙体不好,切莫动怒。”
魏征也说道:“是啊,皇上,南宫兄弟武功虽好,但胸无点墨,本就是鲁莽之徒。蒙的皇上大恩,破格提升为守城官,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如此无法无天,即使皇上不下旨,跟着皇上东征西战的微臣也会想到很多法子让他们消失,然后找两个真正的人才替补的。”
太宗缓了缓说道:“算了,两位别再说了。狄仁杰,朕唤你前来你知道是何事吗?”
狄仁杰说道:“大雁塔盗经案。”
太宗挑眉道:“噢,看来你已经知道了。”
狄仁杰说道:“长安城内传的沸沸扬扬,但草民不知,盗经者的意图罢了。”
太宗叹气道:“朕只给你三天时间,你查清楚。”
“一天半足以。”狄仁杰拱手道:“若无别的事,草民告退了,草民会先去大雁塔见一见玄奘法师。”
太宗笑道:“好狂妄的口气,去吧,你知道若你破不了案子,会是什么结果。”
大雁塔内,唐玄奘请狄仁杰坐下,沏了一壶茶,双手合十道:“施主,其实这两日贫僧也想清楚了,唉...是贫僧执着了,本该是贫僧的跑不了,不该是贫僧的,强行留下也无用。喝完这壶茶,请施主回去禀告圣上,不要继续追查了。”
狄仁杰道:“玄奘法师或许能放下,但作为俗人的我却放不下。”
玄奘说道:“施主,若是能追回经书,贫僧自当感激不尽。若是实在找不回来,便作罢了吧。”
狄仁杰笑道:“玄奘法师。听说你年轻之时,从东土翻山越岭,去到天竺,再由天竺取到许多的佛教经文。此番经历怕是惊险重重,玄奘法师,若是我破案了,找回了那本天竺神僧赠予你的经书,可否给我讲讲你的此番经历。”
玄奘说道:“阿弥陀佛。施主愿听,贫僧愿讲。”
狄仁杰笑道:“好极了,明日日落前,我便来找法师。”说罢。狄仁杰鞠了个躬,离开了大雁塔。
大雁塔本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修筑,为的就是让佛法以长安为中心,扩散到大唐的每个角落,使人们得以安心,不被心魔困扰,夜不闭户,天下太平,其乐融融。但如今大雁塔藏经阁被盗,使得长安的民心动摇,这样长期的影响,不破此案,不平定民心,必会走隋朝的后尘。
狄仁杰走到藏经阁门口,藏经阁并没有锁门,推门进入,满满的都是经书,拿出一本,经书内全是天竺文。狄仁杰笑了笑,自己并不懂天竺文,如果身在在天竺,自己必然不如当地的三岁小儿。
狄仁杰在藏经阁内走了良久,出来时顺手关上了门,找到了发现经书不见的小和尚。狄仁杰问道:“请问,在经书不见的这几日里,有没有外人出入大雁塔呢?”
小和尚说道:“施主,你这问题问的有点笼统。大雁塔的门是敞开的,出了皇上需要祭祀等重要活动以外,每日出入的善男信女们至少一直两千人。但是小和尚我也可以告诉你,在我发现经书不见的前几天,西藏的喇嘛们来过长安,觐见过皇上,来过大雁塔与玄奘法师辩法,唔...但他们启程离开的第二天我才发现经书不见的。”
狄仁杰耐心的听着,笑道:“就没有了吗?”
小和尚猛拍了一下自己的小脑袋,说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在喇嘛们离开的当天,有个人想要进去藏经阁,但是被我挡下来了。那个人也古怪的很,无风无雨的,还是在塔内,他竟穿着蓑衣,带着大斗笠。”
狄仁杰问道:“那人多高?噢,对了,你有看清他的样子吗?”
小和尚说道:“唔...让我好好想想。他的眼神很尖,很吓人的。我形容不出那种眼神,反正就是吓人,其余地方我形容不出,他一直蒙着脸。对了,他的耳朵挺大的,虽然蒙着脸,因为我看过很多师兄们的耳朵,他们的耳朵却没有他的那么大。”
狄仁杰笑道:“好,谢谢你。”
谈话到此,狄仁杰离开了大雁塔,来到了长安城外的清源寺。寺庙不大,莫约只有十个民居的大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寺庙该有的佛像,这也有。狄仁杰走了进去,一位守门和尚说道:“施主,那么晚了,是来借宿的吗?”
狄仁杰笑道:“是的。”
守门和尚带着狄仁杰来到了后院的一间房内,说道:“施主请便。”
狄仁杰拱手道:“多谢,小师傅请便吧。”
守门和尚带上门,走了出去。狄仁杰来到这间房内,这间房很简陋,椅子上,桌子上都有些积灰,显然有十来天没有人来打扫过这间房了。狄仁杰坐在房内,摒弃杂念,整理着线索。喇嘛,小和尚,穿蓑衣,戴斗笠的蒙面男子,经书。狄仁杰心想道:“其实想想,这本经书的不见,应该给玄奘大师带来了一些刺激,而且还很重要,他的眼中依旧有些失落。但是想想,今天还缺点什么。”
狄仁杰想来想去,就是想不出缺了些什么。越想越坐不住,便起身往外走去。
这个后院不大,总共就十间房一间是藏经房,一间是主持房,一间是监寺房,一间是僧人房,一间厨房,其余的都是客房。狄仁杰走了一圈,想想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客房,坐下闭目养神。
翌日清晨,狄仁杰离开了清源寺,回到了长安。
经过一夜的闭目养神和思绪整理,再次来到大雁塔时,狄仁杰看到的是,有一个年纪约十七、十八岁的小和尚神色有些异样,东看看,西看看,有些鬼祟的往后院走了过去。狄仁杰跟了过去,小和尚走到后院,从后门走了出去。狄仁杰依旧跟了上去,小和尚饶了一大段路出城,来到了清源寺的后门。
小和尚敲了六下门,开门的正是昨夜带狄仁杰去客房的守门和尚。狄仁杰轻轻一跃,跃直房顶上。
守门和尚带小和尚到了方丈的房间,方丈问道:“怎么样?最近的有什么风声吗?”
小和尚说道:“并没有,但是皇上从并州传来了一个人,那个人叫狄仁杰。”
方丈失声道:“你确定是狄仁杰?”
小和尚道:“不错,便是狄仁杰,昨日他与玄奘法师洽谈了好一会。原本以为法师要放弃了那本经书了,但狄仁杰说会在今天下午找回经书给他们。”
方丈笑了,淡淡的道:“看来他们要失望了,清源寺在城外,大雁塔在城内,两者原本就搭不到一起。只要我翻译出来,让大唐的百姓们都来相信我,相信我比玄奘厉害,比玄奘更能度化人心。”
方丈才把话说完,掏出了经书,门便突然轰然倒下。狄仁杰从外面走进来,小和尚惊道:“狄...狄仁杰!”
方丈也失声了。狄仁杰笑了,把经书从方丈手中拿到自己怀里,然后把两人的穴道都点了,把两人带回了长安皇宫大殿内。
此时正值早朝,狄仁杰突然扛着两个和尚回来,太宗道:“狄仁杰,这是怎么回事?”
狄仁杰说道:“盗经者。”
说罢,狄仁杰把两人的穴道都解开了,清源寺方丈和长期给玄奘守门的小和尚战战兢兢的跪在了太宗面前。
太宗不悦道:“身为出家之人,竟然偷盗?真不怕下地狱么?”
此时皇宫护卫也请来了玄奘,玄奘见了两人跪在殿前,再看看狄仁杰与太宗的神情,便也明白,此两人是狄仁杰抓来的。玄奘坐在一旁也不言语,只待狄仁杰细细把他想到的道来。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