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火星殖民之神之降临》第七章 上帝之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教法流八万四随缘方便,

殊路同归唯一因皆登彼岸。

安宁走过宁静的乡间小路,忽起一阵螺旋式小风,就是一种如同龙卷风一样遮挡眼前。

这是什么考验?万水千山只等闲。

安宁于是闭着眼睛,走过。

穿过溪水旁边,来到山林中一守稍显无气息的佛堂之外。

告过师傅,进入主殿。所见这两行偈语。横批是横出三界。

这是文殊菩萨的佛堂,文殊菩萨掌管智慧,在佛祖身边是大弟子。

何为横出三界?百度如下解释。

余门修行名为竖出三界,如虫生在竹中,竖出则难,故称为难行道。

余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除念佛法门之外都叫余门。

这里余门如何安宁是不同意的,所谓条条大路通大道。

且接着往下看。

那些门径修道就像什么?竖出三界,像小虫子生在竹子里面,它要出来。

要是竖着出来,竹子每一节都要咬破,它才能出得去。这个难。

如果是横出,从旁边咬将出来,这个就比较容易。

所以,大千世界,万千法门,殊途同归。

安宁在天台山边上的小镇图书馆借书。

这里虽然处于南方富足之处,对于文化的要求还是蛮高的。一个地略有偏远的区里的小镇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图书馆。还是值得赞扬的。

学校是统一的教育集团,除此之外,和北方并无太大差别。

算是安宁的小镇,安宁生活在这里的时间,相当平静。

历史就是有一种好处,可以让你发现有相同思想的人,或者说是这本身社会的发展的螺旋上升规律所导致的。历史总是重复,总是不简单的重复。

对基督教的怀疑,让他去看了上帝之死这本书,不如说是安宁想要打开另一扇门。

曾经对一个同学说过,不让自己封闭在一个世界里,要跨领域研究。

希望他能够理解。

现代社会,各种圈子把你圈进在一起,你无法逃脱这种束缚的话,就停留在圈子里的。

就好像阶级分析法,以及安宁所妥协的阶层分析法,固然只是安了个好听的名字,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还是要倾听不同阶层的声音。。因为并不遥远,它就在你身边。

多么懂得感恩的民族啊,生活多么困苦,压力多么大,也不曾聚众闹事的中华民族,高一点的圈子,你不要再认为他们应该如此。。

扯远了,先形而上。

安宁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如同尼采第一次从书店里发现叔本华的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样。

凡是在世界里接受的信息和思想,都是再加工的产物,并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所以,安宁打开了思考的另一扇大门。

我们世界的知识分两种,一种是世界是什么?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另一种就是怎么认识世界。就是哲学。

学习哲学的方式就是思考。。

其实在人生中,人就在不断思考。。人都在自我提高的。

如果可以多读哲学家的著作或者解读,就相当于借鉴了过去哲学家的想法。

自然科学也是如此。

“一个人必须习惯于生活在高山上,俯视自己脚下那些丑恶、短暂的政治上的空谈和国家民族的发展。“

尼采给他的读者做了限制,提了要求。

这显然首先要求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然后高屋建瓴。

“一个人必须变成冷漠的;一个人必须绝不问真理是否有用或者问真理是否能证明我们的无为,才能读我这本书。“

思想必须冷漠,才能客观。或许可以这样以为。因为如果因为个人生活和情绪的介入而导致思想操作的错误和被污染都是要不得的。

因为思想的火花和传代就如同在一个无菌的环境进行操作。。

所以,感情上必须冷漠,灵魂必须高贵。无波动。。

无波动不是说真的无波动。。外冷心热,我想大部分内向的人都是如此。

一个人绝不问真理是否有用。。这个怎么说的。。我们因为知道实践出真知。。所以,一旦你非要把它功利化,那么很多真理将变得不是真理。

因为一些真理的评判标准,或者说是一些真理不能带来眼前的价值。。

所以说,现在实现不了的价值就没有价值吗?或者现在无法带来利益的价值就不是价值了吗?所以说,对一切价值的重估,还具有现实的意义。

真理是否能证明我们的无为?这点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首先,这里翻译者根本没有必要引入歧义,也就是说这里的无为,就基本上应该指道家的无为。

“力量偏向那些人类今天没有勇气面对的一些问题,面对那些被遗弃的东西的勇气,注定我们走向迷宫的命运。”

这个大概就是指要冲破一些枷锁,无论是自己限定的还是外界限定的。

“一种经过各人独居幽处的经验,新的耳朵必会聆听新的音乐,新的眼睛必能看见最遥远的东西,新的良心必能追求今天还不为人知的真理。“

这个可以认为,我们时常走出洞穴,可以认清新的洞外世界。如果你保守守旧,这个就很难做到。

“追求伟大类型的意志;保持我们的力量,让我们的热情持续活动。”

显然,这就如同我们求道的过程。佛家有断臂求悟,落涯而悟,棒喝而悟,面壁而悟等等。这是一样的道理。如何保持热情持续追求伟大意志,是一个问题。

“尊敬个我,爱自己;面对自己的无限自由。这些都是必要的条件。“

说到自由,这里不要给自己限制,否则如何又能理解自己之外呢?

看到这里,安宁发现几乎完全符合条件。。

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需要的勇气的含量几乎一样。

安宁之所以符合条件,不是附庸风雅之俗,也不是滥竽充数之能。而是他的发展的无限自由正是来源于他的无限自由。

如果仅仅说明是他的离经叛道,他的超尘脱俗,这些表象的东西,那还需要回家修炼。

其实,内心和外在无限统一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内心有怀疑,外在没有任何变化,那是脸皮厚或者无法改变的痛苦。也就是说,内心有怀疑,外在没有变化,那是厚黑;如果外在受影响,内心没变化,那是麻木。

所以,世间之间,大多逃不出这两类。

也就是表里不一。有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所以,不管你以什么方式认清世界,如辛劳,如受伤,如怜悯,如爱心,如求道,如追求真理等等,都可以完成自己的统一。

所以,人生在世,就是在世界中完成自己的统一,然后再统一世界。

反过来是不行的。。谁也不能先统一世界,再完成自己。

改变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当然,仅仅勇气是不够的。

因为想要改变世界,就要改变好多人。而他们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愿意改变的。所以,不仅有困难,而且还有阻力,甚至有危险。

怎么说,一些人,你让他挪挪脚,给平民一点呼吸的空间都嫌懒。

有些人,还不让说,说时代早已过了,呐喊无用。。

情况很多。多到不愿举例。。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安宁有足够的勇气改变一切。

当然先从改变自己的发展性开始。。所以,要不断读书。

尼采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敢于喊出上帝已死。

前面这一堆就是作者的前言。标题是对一切价值的重估。

一个是意味着,对价值的重新估计。一个是指,价值的范围。

我们的思想给事物以价值,价值是我们行动的标准。价值对于我们判断世界和改变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安宁还认为,价值的重估还包括对价值的范围重新估计。

比如,价值还应该包括对过去已经实现价值的重新利用和未来将要实现价值的重新评估。也就是说,价值是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机集合体。

很多情况,都是嘴上说未来很重要,但是到了评估事物的时候,只看眼前利益的事情还少吗?

这一点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利益和价值不是一个词,它们完全不对等。

很多没有利益的事情存在价值,这是大多数人都忽视的。

我们做事情不是依据利益,而是依据价值,其实这一点还是很容易搞明白的。

而这个价值,最好是天然的包括未来价值的估计和过去价值的再完成才好。

如果,更加深一点,价值也不是特别的重要,我们应该按照天道的指示所行动。也就是宇宙的规律。价值这个范畴不仅随着时间地点而改变(也就是时空),而且还会随着历史和文化有着变迁。唯一不变的只有真理,只有宇宙大道。

我们无法等量齐观。

其实,看完前言,你如何悟性高的话,书已经读完了。后面比较难的就是虚无主义之类。你像上帝之死,如果你学过西方哲学史的话,还是很简单的。

无非是各种死,上帝之死,人之死,作者之死。。(作者千万不能死的,如果所有事情都能完完本本的呈现,作者也是可以死的,呵呵)

当然,也有各种活。明白了它们的价值,我们才能更好的存在吧。

肯定有人喊出过我们只是要存在,更好的存在。所以,一切都可以推测就是基于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