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有这种感觉,我们总是徘徊在真实之外。好像有一堵你不愿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的墙,使你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是的。
安宁的神迹狂欢的念头就属于这种。简单的头脑。
所以,非一般的智慧就需要我们走出自我的天地,走出生命中的洞穴。
这就是柏拉图曾经提出的洞穴理论。
柏拉图从最后的国家篇里提到了,人们对善和真理的无知就如同人长期生活在没有光照的洞穴里。
由于人们习惯于洞穴中所看到的一切,并认为这就是全部真实的存在。因此,当他们有一天走出洞穴时,会发现在光照下的各种事物不真实。(因为他们长期在洞穴里得到的知识或者说是信息不真实。)
人们在没有光照的地方是无法知道光照下的万物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环境,并且在其中积累知识,进而把这些知识当作“真理。”
但是,这些所谓的“真理”只不过是人们在没有光照之下的知识。
所以,要得到真正的知识或者说是真理,就必须走出洞穴,来到光照的世界。
这也是一个问题。。
走出洞穴就这么容易吗?因为各种原因,无论是习惯,权力,法律,道德,权威,还是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各种情绪哀,愁,喜,怒,我们都有理由或者被迫停留在洞穴里。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柏拉图还是很老练的,对于两千多年以前的哲学家来讲。
他提出了一种辩证法,从研究数学开始,然后再研究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理想世界,进入真理。
这个道路其实就是一种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的过程。
对于思想者来讲,一旦自己的概念体系建立的起来,他就进入了理想世界,就无限接近了真理。
人只要努力追求真理,就可以走出洞穴,走向真理。
在这里,安宁是如何做的呢?安宁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且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逐步吸收各种有益的知识和成分,所以他要说建立自己的中央空调系统并且吸收各家宗教是有可能的。
呵呵。
所以,安宁在兴奋了半天之后,发现事情不对。因为他的系统告诉他,他想错了。
至于哪里错了,安宁只能慢慢搞清楚。
其实吧,安宁没有错,只是说明了他的体系并没有建立完善而已。没有养成真正的自觉。
一般来讲,从外界摄入的东西都可以怀疑下先,估计这就是怀疑主义的根源。
你走出过洞穴,然后还要返回洞穴,去照顾众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就只有后面一个洞穴,因为走出的是第一洞穴,返回的是第二洞穴。。。这里就先不讨论第三洞穴了。安宁的背后灵已经开始晕了。
其实安宁的背后灵并没有太晕,就是怕看书的小朋友们晕了。。(第一部就已经很多人看不懂了)
对吧,是这样吧,你能读懂说明你已经走出过洞穴了,然后你才能返回洞穴看到我在墙上刻的画(写的书)。
至于是否秒懂,在于我们是否走出的是同一个洞穴,看到同样的天空。
当然,你要是愣说我们都是被绑在洞穴里,看到的外边的虚影,我也无话可说。
谁让还存在多重宇宙,泡泡宇宙,或者说是存在多重洞穴呢?
请记住我一段时间的口头禅,来表达我此时想到多重宇宙,多重洞穴的心情。
要命的要,要命的命。
是这样的,不断的看山,望水,不知道你究竟望的哪座山,哪条水。或者是说哪座山,哪条水在等你。
你需要显山露水嘛?无重的山水,也就是成串的洞穴在等你。
至于这些山水,还有洞穴是谁制造的。
当然,是人们自己。
所以,从这个道理上来讲,我们只能不断的努力。认清周围的世界。
努力也是可以有方向的,借助前人的工具,锄头,从山顶钻个洞,走到崇山峻岭的上头。
言归正传。
正是因为安宁曾经走出过洞穴,也就是说安宁曾经体验到真理,看到过光,所以,他可以慢慢的搞清楚。但是,为什么有人走出过洞穴,回来之后却装聋作哑呢?或者说是产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害怕,疯狂,卖傻,更守规矩了呢?
这是因为回到洞穴的人与那些在洞穴里的人的理念完全不同,因为他们破坏了洞穴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规则及话语体系,很容易受到洞穴里的人的群体攻击甚至迫害。
就如同苏格拉底体会到真理后,返回教化人民,反而被贵族投票杀害一样。
所以,有人返回洞穴后自然就投降了。真理的沦落。真理正是从这显得更加珍贵。
反过来,有人投降,就有人反抗。例如被火烧死的伽利略等等。
有失败,就有成功。有愿意教导的,也有不愿意教导的。
失败的好说,成功的呢?
伟大的老子,庄子,都是。佛祖也算是,耶稣也算。
当然,这里各人教导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有自然而然的,这样容易看透;还有教人忍受的,无为的。这里无为可以一分为二,也可以不分。分开来就是消极退守,不管洞穴里的人。因为,洞穴里的人算不算病人还需要严格的讨论呢。
洞穴里的人肯定说,你吃饱了撑的,管我们做甚?确实是这样,不了解真理又不会死。。
我们的生命,并非一成不变,并非都要拥有无限的可能。。
因为我们并不一样。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死并无区别,走不出洞穴又如何呢?
忍受一下就好了。佛家,耶稣,都是强调,如果你能通过我走出洞穴,一定要再回来教导他们。如果不能,就忍受吧。自然会有人搭救你。。不然你就等来世吧。。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个严密的,无缝隙的理论。总有一点适合你。。
肯定会有人嫌我语言攻击各大宗教了。。这个其实不算是攻击,只能是讨论。
我的存在是使世界更美好,各大宗教不过是走出洞穴者返回洞穴时所携带的经书而已。
我所做的,就是想把它真正简化成经书而已。
有人肯定会问,当一个刚刚返回洞穴拿着一套理论要传世时,遇到另一伙怎么办?
怎么办?
如果这是两个体系的,自然就会打架。。这个从十字军东征到冷战。。
如果是一个体系的,得看情况。。比如耶稣本身开始就是犹太人教会的。只不过起了内讧而已。原因就是耶稣僭越。。
这个暂时按下不表。
安宁究竟想对宗教做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使这不同体系的传教者不要打架而已。而真正使它们不打架的方法就是去除无用的东西,融合它们。
去除复杂的枝蔓和形式,留下各种宗教中有用的神性。
当然,当然,只对这个各大宗教做改动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这也是安宁,需要继续努力的。因为,洞穴太多了。真正的融合是在洞穴这个外在,和穴居者的这个内在的统一。
他要唤醒的是维持外在洞穴的各种思想,体系,体制,对穴居者和先知们的人文关怀,以及穴居者对真正神性的盖亚式体验。
外在崩塌危机是因为内在出了问题,内在崩塌危机是因为外在出了问题。
如果,内在,外在同时有问题,那就是先知们被收买了。。或者是先知不在。
先知不在的国度是可怜的。
这个使我想到了一个人所说的,就是如果没钱的事情,你还愿意干,并且还干的津津有味,坚持干下去,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这个成功自然可以改成真理。。
洞穴的话题实在是数不胜数。。你可以从这些东西中提炼出很多东西。。
比如说,我们是要封闭的洞穴,还是要开放的洞穴。。
开放的洞穴是什么光和暗都进来,还是只要光都进来。(这里光指真理以及“善”)
这里就不过分强调善了,因为安宁还没有真正的把善作为一个整体来演示。。
善这个东西很难说的,有人觉得对他好,说好话就是善。。
真正抛开私心,符合天道的才算善罢。所以,这里,就先不深究了。
如此,开放的洞穴固然重要,总比完全封闭好。
但是,如果把洞穴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公众领域,你就会发现,过分开放,会导致人无时无刻的处于出去,进来的状态,那么,人一旦多起来,就会对光与影产生幻觉。。也就是说人变得无法界定真理和善。
所以,当事情变得相对,也就是相对开放的时候,需要我们去试图控制这些界定。
相对主义估计就是从现代社会的开端开始这么来的。。
开放与求知相伴,不能与金钱和权利相伴。
开放与善相伴,不能与善恶不分相伴。
开放与积极相伴,要把那些让人们安于现状的迷惑拒之门外。
总之,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认清世界的真相,走出生命中的洞穴,找到生命的光。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