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本学渣》第四百一十一章  落荒而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天,梁主任又带着人马开往骡马市村。

到了地头,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又站成了黑压压的一片。

梁主任也没想过今天来就顺利地一个村民也看不见,但他有六成的把握。他登上了挖机履带,准备展开攻心战。

这时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两个人,来到了他面前,仰头问道:“请问你是拆迁办的负责人梁主任吗?”

看两人西装革履的,不象是骡马市村的村民;特别是这会儿,一个打开了笔记本做要记录状,另一人手里持着录音笔。

梁主任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华商报》的记者。”持录音笔的掏出工作证递了上来:“这是我的工作证,你看一下。”

梁主任一听头“嗡”地一下就大了。这《华商报》记者怎么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

《华商报》是省内的一家民营报纸,但发行量在省内遥遥的排第一,虽然非党报不能公款订阅,梁主任家里也自费订着一份《华商报》。《华商报》之所以影响这么大,用陕西话来说,就是因为有一帮二杆子记者,不怕威胁,敢冒死采防矿难真相、敢点名公开报道官员违纪等等,弄得现在老百姓遇到了什么自认为不公的事情,就嚷“额要给《华商报》反映”;而《华商报》也是,大事报道,小问题也不放过,很让一些官员关疼。

梁主任没想到今天轮到自己要和《华商报》记者打交道。

他不知道通知《华商报》记者的是关在看守所的三个年轻村民,在骡马市村村民还手足无措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了——既使他们没想到,村民们也会很快想到的。

他们三人服软,只是因为知道后面会有“撑腰者”赶来;确实也挨不住了,服软看能不能得到些好的待遇。

村民们捍卫自己“领土”的决心并没有改变——虽然同情被抓的三个年轻人。就是三个年轻人的家属也是支持不退让的。村上那些常把“要听政府话”挂在嘴边、年长胆小的长辈们这次之所以如此坚决,是因为土地老宅是他们的底线——如果失去了就一无所有了,上对不起祖宗、下不能给后代传承下去了。而年轻人们则将这当做最好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能轻言放弃。

梁主任从履带上爬了下来。记者提出了几个问题,梁主任无言以对。

不是无言以对,他可以“镗镗镗”进行一番回答的;可他知道,既使记者所问后果最小的“那三个年轻人维护自身利益,且那天并没有出手伤人,违反了哪条法律被关了起来?并且不能被家人探视”,自己回答后经过登报后都会造成负面影响;更何况另两个问题,对自己影响不好不说,对县上造成不良影响自己更担不起这个责。

梁主任经验老到,知道这时候最好的回答就是一字不发。他摆手道:“额无权接受你们的采访,你们要采访应该到县委宣传部去。”

一边转身就往后走。

梁主任坐上“雪铁龙”落荒而逃了,所带的人也就很快在村民们的哄喊声中做鸟兽散了。

~

而那三名年轻村民也很快就被释放了。村民们赢得了胜利。

.

《华商报》记者介入了这次拆迁工作,令县上很难做。这个报纸不能说是无中生有,但善于将暇疵放大、不管你事情的出发点如何只鸡蛋里挑骨头,很会讨老百姓的欢心;强行拆迁稍弄不好,就会很影响s县政府的形象。

拆迁的事情暂时就僵在了那里;但县上还是给了施加压力很大的y集团明确的承诺:赶十二月初一定让y集团进驻骡马市村展开工程——因为马上就进入十一月份了,天渐渐寒冷了;这边影响几个月,拖到了冻土期,对y集团来说,就是一来一去影响了半年多的工期。

.

虽然李雅洁发誓说再也不睬刘四毛了,但在四毛甜言蜜语的劝哄下、真诚地承认错误后还是又答应同他见面。

再见一面——好象原谅了也只剩这一面见了;其实是矜持的女孩子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爱着刘四毛的李雅洁,在混着甜蜜的惶恐减小一些后,又怎能不想他呢。

可苦了王升。开机没多久,刚打了午饭四毛来电,在饭堂里找到李雅洁将手机给了她,到自己吃完了饭也没见她来还;这会儿寻遍了整个饭堂也不见人——说了这么长时间,也不知她跑到哪里去了。

马上就要接着上班,手机她拿着不要紧,就怕她忘了关机上班她要受罚自己手机要被没收。

晚上在人走只剩灯亮的厂门口,四毛见到了李雅洁。在法国梧桐树巨伞似的阴影里,李雅洁红着脸要四毛发誓,要拉手亲亲是可以的,但要是那样子是不行的。四毛发了誓,她才坐上了他的摩托车。

.

刘大虎虽然答应了刘会会的约定,但他才不把那约定放在眼里了;因为经他手他弟四毛已花出去七万多的巨款出去了,他刘会会不过是干指头蘸盐啥都不摊,他不能让弟弟四毛的钱白花。

也不能说刘大虎违约,他是明着套话、暗里打听的,凡是谁没有明确地表示到时会投他一票,他都记下了。

然后柳庄一些村民家里陆续就出现了半夜被人扔石头砸玻璃、鸡被投毒的事件。

有两次还是夜黑了,刘大虎坐在某户村民家里正抽烟闲聊天,发生的砸玻璃事件;刘大虎迅急地就站起来,叫一声“这狗日的太胆大了”还在主家之前就追了出去;当然庄里又没有路灯,秋夜里黑咕隆咚,自然寻不着人。

当然,这些事件都是刘大虎叫人干的。

他那两次还恰巧坐在被砸村民家里,可以说是证明自己的清白。

但不知为什么,村民们好象知道了这件事就是他做的,私下里议论纷纷。

似乎是刘大虎弄巧成拙了,那两次恰巧身在现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其实是刘大虎现在做事也用了脑子了,用他自己给“手下”的话说,“这叫虚虚实实之计,咱既要证明咱的清白,还要使他们有所怀疑,让他们知道不投咱的票后头还要有麻烦呢,不然把事算到刘会会头上,咱黑天半夜出的工不是白出了?”

到底他这计是不是好计效果怎么样咱们暂且不论;且是四毛听栓牢打电话讲了最近所发生的事情、村民们私下里对大虎意见很大,心里大为光火。一个下午将这件事想来想去。他不停当天傍晚又悄悄回到了x县,叫了栓牢和大虎到县城个饭店包间。

见了面他质问大虎为什么要这样做。

虽然他尽量压了火气显得平和,但刘大虎也很看出四弟很是生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