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和采莲连忙走到伊雅的身边,小五有些不能理解,一脸疑惑:这小姐今天是是怎么了,平日里待我们都是凶巴巴的,今日看起来到和善了不少。
采莲有些不乐意:小五,你别看这一次就对她另眼相看,谁知道她又在搞什么鬼。
伊雅听到小五和采莲都在讨论,想了想:我也觉得你们这位小姐好奇怪,昨天还凶巴巴的教训了小五,今天为什么跑到我这里来对我那么好,还给我煮了燕窝。
采莲一脸不屑:伊雅姑娘,你别看到她这一点就对她刮目相待,她平日里是怎么待我们这些下人的你不知道,反正我是打心眼里不喜欢她。
伊雅笑了笑,拉着采莲的手:可能是你们不了解她,人家作为一个大小姐,有点脾气也是应该的。
采莲还是不满意:反正伊雅姑娘别被她欺负就好了。
伊雅把话题转到了子卿的身上:我看你们家少爷,心地倒是挺好的,就是整日板着个脸,让人觉得一点都不亲切。
小五连忙解释道:这还不是因为小姐,本来少爷小时候挺爱笑,也挺活泼的,自从老爷和夫人走后,我们家少爷就变了个人一样,就再也没见他笑过了。
伊雅觉得很好奇:为什么呀?
小五胆怯:少爷说过,不允许任何人提及此事。
”你们家少爷又不在,说一下会怎么样嘛?
“但这是少爷做的规定,小五不敢违背”。
采莲在一旁看着小五胆怯的样子,有些不乐意:哎呀小五,这有什么不敢说的,就算是少爷知道了,少爷也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少爷平日对你那么好,他一定不会怪罪于你的。
“就是因为少爷平日对我很好,我才不能说啊”。
“你说了也对少爷没什么影响啊!你说了也好让伊雅姑娘知道,这小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她是怎样厚着脸皮待在这个家里耀武扬威的”。
伊雅越听越觉得好奇:你们在说什么呀?我怎么越听越玄乎,你们不要吊我胃口,有什么就说吧,我保证,我不会向任何人说的。
小五半信半疑:你确定?
“嗯”我确定“。
”那你发誓,你绝不会向任何人说“。
”好!我发誓,我不会向任何人说,如果我说了,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还没等伊雅说完誓言,小五就急忙打断了她:伊雅姑娘你说的太严重了,我说就是了,我相信姑娘不会向任何人说的。
”嗯,那你赶紧说吧“。
”那时我刚记事,因为那件事太严重了,所以现在都记忆深刻“。
伊雅很着急”你说重点啊“!
”那是十年前,老爷和夫人从外面领回来一个小姑娘就是现在小姐,说是少爷的表妹,她父母遭遇了强盗遇害了,后来让小姐跟着少爷玩,少爷不愿跟女孩子一起玩,可小姐老是缠着我们家少爷,少爷最喜爱吃夫人做的饭菜,为了逗我们少爷喜欢,有一次小姐就去偷偷的看夫人做饭,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厨房突然起了大火,老爷跑进去,将小姐抱了出来,再回去救夫人的时候,就因为火势太猛,房梁倒了下来,砸到了老爷的身上,老爷和夫人被困在火中,等少爷赶到的时候,只见小姐坐在外面大哭,老爷和夫人在火里还叫少爷照顾好小姐,要不是管家拉着少爷,恐怕少爷也跟着去了,老爷和夫人叫葬身于那场大火之中,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少爷笑过了。
“啊!原来你们家少爷也是可怜人啊,亲眼看到自己的父母葬身于火海,心里肯定留下不小的阴影,也难怪一天面无表情”。
“姑娘你可千万不要在少爷面前提起,少爷已经活得很累了,不能再让少爷想起这些伤心的往事”。
“放心吧,天色也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去休息吧”。
第二天,杨紫月带着小小又早早的来看伊雅,带来一些点心,又拿了几件衣服。
杨紫月一进屋坐到了伊雅的床边轻轻的摸了摸伊雅的肩膀:姑娘觉得好些了吗?
伊雅看到杨紫月来了,又急忙起身,
:紫月小姐你来了,我已经好多了,多谢紫月小姐的关心。
“姑娘这是哪里话,姑娘在这府上养伤,我们作为主人,理应要将姑娘照顾周全才是,我看姑娘穿的这身衣服有些旧了,昨日回去特地和小小去了趟集市,为姑娘买了几件新衣裳,姑娘等一下换下来穿了试一下,看合不合身”。
小小将衣服拿给了伊雅,伊雅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很惊讶:哇!这衣服好漂亮啊,紫月小姐的眼光可真好,给我挑了这么漂亮的衣服,我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了。
伊雅激动的拉住了杨紫月的手:来这里,感觉这里的每个人都对我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报答你们了。
杨紫月笑了笑:这都是些小事,不足挂齿,姑娘不必谈什么报不报答的,我们最希望的呀,就是姑娘你的伤快点好起来,对了!你都来了两天了,我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紫月小姐,我姓尹,叫尹伊雅,你叫伊雅就好了”。
子卿来到了吴大人家门口,吴大人家的家丁连忙去通知吴大人“老爷,莫公子来了”。
吴大人坐在椅子上,听到有人说莫公子来了,急忙站起来:噢?莫公子,是莫子卿吗?
下人急忙答道:是的,老爷,刚到门口,还未进来。
“那赶紧随我去看看”。
吴大人急忙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子卿站在门外:哎呀!子卿啊!这许久不见,今日突然来访,真是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子卿恭敬的答道:吴叔伯这是哪里话,是子卿冒昧来访,只怕进扰到您。
吴大人走了出来:连声说道: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走进吴大人家里坐了下来,吴大人叫人到了茶水,想了想:子卿啊!许久未见了,到是别有一番风姿啊!这次你一人前来是为了何事。
“吴叔伯过奖了,子卿此次前来,是为了城外那帮山贼一事,那山贼十分狡猾,实在让人琢磨不透,厂所以这次来请求吴叔伯想想可有什么良策,来帮忙应付这些山贼。又怕打草惊蛇,所以子卿只好一人前来。
“是啊,现在这时局,真是人心惶惶,战乱四起,山贼频频出现,百姓民不聊生,北方干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听说天津地区发生温疫,现在大清对我们虎视眈眈,真是内忧外患啊”!
“这些我都铭记于心,只是光靠我们一己之力,是难以保住这大明朝的太平。你看那松山已被清军攻破,农民又纷纷起义,只怕这大明朝过不了两年就要改朝换代了”。
“这崇祯帝自灭掉大奸臣魏忠贤清除阉党后,变得疑心重重,杀了一代功臣袁崇焕,虽勤勉治国,但却有亡国之向啊”!
“吴叔伯所言甚是,这崇祯帝性刚愎自用,急躁多疑,事事都急于求成,现又加重赋税,这是要将百姓往死里逼呀”。
“可能子卿还不知晓,老夫已告老还乡,不再理会着这朝中之事”。
“叔伯为何如此着急告老,这眼下时局动荡,您不在朝中,这可如何是好啊“.
”子卿你有所不知,这朝中已今日不同往日,稍有不慎,只怕殃及妻儿老小啊“。
”子卿明白,只是这山贼一事“。
”子卿啊!老夫奉劝你一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山贼之事暂且放一放,若那山贼敢动这城中百姓,那也只能硬碰硬了,如今我已无兵权在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那也只能如此了“。
吴大人连连叹息,子卿也失望的低下了头,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吴大人的儿子吴承允跑了进来。
吴承允自幼就喜欢子卿,虽与子卿年龄相仿,却没有子卿那么沉默寡言,反而性格外向,倾心于杨紫月,却屡次遭拒。
吴承允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吴老爷严肃起来”承允你来做什么?
“爹,我听说子卿过来了,我特地过来瞧瞧”。
“这里没你的事,你赶紧出去,我和子卿有要事要谈”。
“怎么就没我的事呢?爹的是就是我的事,是爹您总是把我当作小孩,以为你们这些大人的事我不懂,只是爹您不愿说给我听罢了,谁知道我就帮不上什么忙呢”?
“别胡闹,你看看人家子卿,虽与你他年龄相仿,可他却比你成熟稳重得多,你应该向他好好学习才是,别整天不务正业”。
“是爹要我跟子卿好好学的,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就在子卿身边好好学习,爹您老可就不能再赶我走了”。
“你这小子,总是油嘴滑舌,真是气死老夫了”!
子卿看到吴大人动了气,就赶紧劝说:吴叔伯不必动气,承允说的也自有他的道理,他跟我年龄相仿,理应让他知道一些事,这样也无妨。
承允听到子卿在替他说话,他就更加理直气壮了:是啊!爹,子卿说的对,我自是跟他年龄相仿,他能知道的事,那么我也要知道,或许我还真能想出什么妙计。
”就你小子还能想出什么妙计,你爹我还有子卿都想不出来的事,你能有什么妙计,真是瞎捣乱”。
子卿觉得这样的处境有些尴尬:吴叔伯,您看这天色也不早了,子卿府上还有些琐事没有处理,那子卿就先告辞了。
“子卿何必如此着急,既事琐事,也不用急于一时,何不在此多留几日”?
“今日就不多留,子卿改日再来拜访”。
“子卿若执意要走,那老夫也不多留,老夫这就送你出去”。
吴大人带着子卿出了大门,子卿回头向吴大人道别,承允就拉住了子卿:爹,我想去子卿哪里去跟子卿好好学习学习,还望爹批准。
“你这小子,又想耍什么花招,我告诉你,哪你都别想去,给我乖乖的呆在这家中好好看书,你看你都这么大个人了,成何体统”。
承允推了推子卿,悄悄的说道:你快帮我劝劝我爹,让他准许我去你哪里住些日子,我都快在家里呆得发霉了,现在只有你能帮我了。
子卿看了看承允,承允一脸哀求,子卿实在不好推辞,只好点了点头看向了吴大人:吴叔伯,承允自是想跟我学习,子卿自以为子卿才疏学浅,没什么可以受益于承允的,承允想到我那里去小住,子卿自是欢迎,只是没有吴叔伯准许,子卿也不敢擅自让承允入住。
承允委屈的看着子卿:你这说的是哪里话,分明就是不想让我到你那里去嘛。
吴大人摸了摸胡须,想了想:若子卿都不介意,那老夫也不好多说,只是怕承允这小子贪玩好斗,会给子卿你带来麻烦。
“吴叔伯不必如此多虑,子卿会好好照看好承允,不让他出什么乱子”。
承允连忙举起右手:爹,我发誓,我绝不会给您和子卿惹麻烦的,我会跟子卿好好学习,不会让爹您失望。
吴大人瞪了一眼承允:你这小子,说话何时作数过,今日要不是看在子卿的面子上,我是绝不会让你出去的!好了赶紧走吧!
“那叔伯后会有期了”。
承允在后跟着:爹,再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