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收拾好行囊,吃完早饭便要上路,两行人在店前集合,池初夏还是昨日的装扮,汤鼎臣倒是换了一身商贾的衣服,此次行程目的地便是滁州,不过算一算,就算紧赶慢赶也得三天时间,临走前四娘准备了三天的口粮和咸菜给他们。
而汤鼎臣,则留下了一袋银两,四娘没有太多拒绝便收下了,听话意这不是第一次了,似乎是从四娘的夫君去世之后,这汤鼎臣每年都会派人送来银两接济四娘母女,池初夏这才知四娘的夫君原本是跟在汤鼎臣身边的一员猛将,又是好友,结为了拜把子兄弟。
启程之后,池初夏坐在马车里,没有过多交流,这样走了三四个时辰,在一处河边停下休整,汤鼎臣自然看出了池初夏马车的另类,首先是杜仲胶的轮胎就让他眼前一新,其次是看池初夏下了马车之后还很精神舒爽,没有浑身不适想要呕吐的感觉,而他乘坐的马车走了三个时辰自己都受不住。
池初夏正围着一株苋菜观察做笔记,汤鼎臣便凑了过去,“请问刘夫人在做什么?”
之前池初夏给他自我介绍说姓刘。
连忙起身回了个礼,池初夏笑道,“做一些野生植被的资料收集。”
“夫人可是中都本地人?听口音并不像!”汤鼎臣开始套话。
中都是凤阳的旧称,在洪武二年,也就是四年前才改称的凤阳,不过不少人还是喜欢用中都这个称呼来叫,就比如这汤鼎臣。
池初夏笑着摇头,“只是随便走走转转,早就听闻中都的美名。”
“呵呵,圣上也曾说过,临濠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也因此曾要将这凤阳濠州立为中都,只是可惜了,去年便已罢建。”作为一个凤阳本地人,汤鼎臣也算衣锦还乡,自然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
池初夏点点头,濠州前有长江后有淮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她的主业是地质工程学,自然对这古代大明朝闻名的古城有极大的兴趣,这也是她第一站便要来此的一个原因,这古中都的宫城建造,可是有规制之盛,实冠天下的美称。
不过池初夏可不认为这是什么美称,以前听老教授说过,这明中都的建造可谓是兴师动众,消耗巨大,不仅下令收集天下明材,还派遣使者到还未归入国籍的附属国求‘大木’。从这点看来,自古皇帝一个德行,把老窝看的比啥都重要,这才建国初期,就大兴土木,先是建造这中都城,后又在应天修建南京故宫,真不知道这朱元璋是真的为百姓着想?呵呵,矛盾的帝王家。
而且建筑的墙体先是用白玉石,须弥座或者条石做基础,上面再垒砌大城砖,这须弥座又名金刚座,源自印度,是用来安置佛像菩萨像的台座,不说做工,就拿雕塑也是上乘,得要求工匠怎样鬼斧神工的技巧?而条石,也就是料石,是由人工开拆出的比较规则的六面体石块,这主要是应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勒脚以及墙体等部位,而这中都占地面积大约为五十多公里,只最里面的一道城墙的周长就达到3.68公里,规模比北京的故宫还要大上一万平方米!
这等大手笔的土木工程,也真是……
池初夏和汤鼎臣闲聊着,荷叶和何冰他们自然肩负起做饭的重任,现在这一大行人,这个任务量可不小,所幸这些军营的汉子没那么多讲究,吃饭也不挑剔,本来就打算啃窝窝头就咸菜就好,现在能有口热吃已经是天大的好事儿了。
忙活半天总算开饭,荷叶端给池初夏一碗野菠菜面,大家刚动筷子,就见一个约莫三十岁的男子提着个包裹一路嚎啕大哭而来。
汤鼎臣与池初夏对视一眼,命宽行上前询问。
这男子被带了过来,已是饥肠辘辘,一碗面条刺溜下肚那眼泪还没止住,池初夏有些嫌弃,一个大男人哭成这个鸟样子也真是够了,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人原来是被骗子骗了所有钱财。
此人姓张,叫张全,说是从凤阳而来,要去往应天,路上捡到一个包裹,哦,就是手中这个,打开之后,里面有几只金钗和一些珠宝,不过仔细一掂量,就会知道这些都是假冒伪劣产品,都是假货,不值个两钱银子,当时他捡到包裹,立刻有一个人上去,说是‘见者有份,不许独得’,又见远处一个神色慌张一路在地面以及路两边搜寻失物之人。
于是心中起了贪念,只好答应这人平分,但是珠宝金钗,一时也不能计算价值平分均等,两人找了个背人地儿,开始分赃,最后骗子说这些珠宝全给他,他只要银两就好,张全将身上所有银两都拿了出来,但是算算价值,那银两肯定不及赃物的一半,但那人还挺大度,拿着银两便走了,张全以为得了便宜,高兴的不得了,于是兴高采烈的去到一处城镇典当赃物,这才发现里面的珠宝首饰都是假的……
“我怎会晓得他是个大神棍(大骗子)啊!”张全哭的鼻涕一把泪两把。
汤鼎臣哈哈大笑,唾弃道,“小人诡计多端,你却是贪之为害也,你若没有贪心,怎会上这等骗?简直活该。”
池初夏也忍俊不禁,这在现代也常流行的‘丢包骗’没想到在这古代也是被运用的炉火纯青啊!
不过这汤鼎臣说的没错,他若不是心有贪念,如何会被骗?若那包裹里当真是失主遗失的贵重财物,他们分赃,失主该如何承受?所以确实是活该。
池初夏分了一些干粮给这个张全,汤鼎臣则是给了少许银两便把人赶走了。
“呵呵,这假钗子做工倒也精巧,这等好手艺用来行骗多可惜,不务正业。”汤鼎臣拿起一支铁质镀漆金钗道。
池初夏端起碗来继续吃面,一边吃一边道,“往往高手在民间,有些人总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拥有一手绝活儿。”
“高手在民间!”汤鼎臣呵呵一笑,抚着胡须,“确实,夫人一行也给人深藏不露的感觉呢。”
池初夏眸子一滞,疑惑的看向汤鼎臣。
“就拿这面来说,细如龙须,均匀圆润,而且口感极佳,你那媳妇儿可是一手的好手艺。”汤鼎臣看向那边还在忙碌的荷叶说到。
池初夏吸了吸鼻子,原来是指这个,说这面细如龙须有些过了,不过比起这古代做的手工面条来讲,这面条确实极细,当时在桃林,闲来无事就用手摇式轧面条机做了许多面条风干晾晒,这次离开那里带了许多,不过机器太重不适合携带,就留在了桃林。
“呵呵,我们荷叶是做了一手的好菜,现在材料有限,若以后有机会,倒是可以让将军尝一尝。”池初夏笑道。
这又是没吃上两口,则再次遇到行人,不过方向和他们相同,也是去往滁州方向。
一个仆人模样的小厮快速朝这边跑来。
“这位老爷,夫人,见你们做有热吃,可否买上两碗?我家公子爷胃不太好,赶了两天路没怎么吃好饭,这会儿胃正不适。”说着这小厮竟掏出一大定银子来。
池初夏摆手,“只是两碗面,怎么能收钱,出门在外,都是不易,荷叶,快给这位小兄弟盛两碗面来。”
“欸!好的勒。”荷叶连忙应声,忙的一头汗,毕竟下面不是一锅出,这么多人呢。
池初夏则拉起纸比快速的书写起来,大家都很诧异她的铅笔。
“我现在给你写一份单子,这样吃法可以养胃,平日里记得让你家小公子爷儿多吃一些温和类的水果,比如葡萄,甘蔗,大枣,桃子,苹果等等,当然,板栗下来的季节要多吃,这个也不贵,乡下都有,板栗可以强筋活血,补肾气,还可以延年益寿抗老防衰,另外要多吃粥类,清淡些的汤,蔬菜的话可以多吃南瓜,韭菜,等等……”池初夏说了一堆,又写了几道菜的现代做法,递给了这仆人。
汤鼎臣诧异,“没想到夫人还懂得医理。”
“呵呵,吃只是一个方面,平日里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没事儿多运动,可以更快的调理好肠胃,若是常年胃部不适,很容易引发更大的疾病,不能小视。”
这时那马车中的声音传出,“听这说话的口气和声音,还真的好像本公子认识的一位旧识呢。”
池初夏浑身一僵,这声音是……
这时少年从马车中钻出,一身普通百姓常服,但也掩不住身上那股子不羁的气势,那眼角微微下垂,带着些许慵懒的疲态,正是靖江王朱守谦。
靠,这货怎么也去凤阳?池初夏语塞,不过旋即想想,凤阳是这群老朱家的祖地,去凤阳也属于正常吧。
她尴尬的站起身,希望不要被这爱刁难人又尖酸刻薄的小公子认出来才好。
而朱守谦原本听池初夏的说话声音和语气还以为遇到了那刘家奇怪的小姐,前几日听闻燕王那小叔都急疯了似的找她,而面前这个一脸皱纹很是苍老的老妇人是……
不过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他噗嗤笑出了声,还是认出了池初夏,这人之相处,不是专业的伪装,很容易通过肢体细节等辩认出自己见过相识的人来,像电视剧里随便画个妆或者蒙个半张脸,就能骗过自家老妈的情节其实相当扯淡,尤其是对方还开口说了话都能认不出来,观众都能通过对方的眼睛一眼认出来,而老妈却不认得么?
这小王爷摸摸鼻子,也是猜测池初夏打扮成这样大概是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燕王的追寻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