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例考?
池初夏把油卷馍馍递给燕王,“平日不好好读书,怪的了谁?”
这古代大明朝也是有学校的,官学设置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
而燕王他们所就读的,自然就是中央官学,不过和普通的官家学子不同,他们有自己专职负责课业的老师,比如太子朱标的老师就有宋濂,李善长等。
而且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宗学和武学等,这几位王爷,不仅要学文,而且要习武,不意外的,燕王自然是喜欢学武。
如今朱元璋刚称帝不过八年而已,国子监许多地方也都还在修建,不过听传闻,会修建的非常宏伟,太祖蛮重视教学的,池初夏有些疑惑,既然太祖朱元璋这样重视教学,又真的会如历史记载大杀文臣武将么?
不过这把官家子弟集中起来在国子监学习,一则大概真的是为了国家培养栋梁,二来也可以起到监视的作用,文臣武将各品官员的儿子们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下,也是一种变相的挟持人质法,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池初夏想这国子监估计就相当于现代的清华北大了吧?是国内一等一的最高学府,听燕王所说,目前修好的正堂和支堂是主要的教学活动场所,这应该就是现代的所谓学区教学楼了。
而除此之外,还修建了书楼,这肯定就是现代的图书馆。射圃,则是练习射击的武场,火铳的操练和弩,弓等就是在这里进行,而馔(zhuan)堂,便就是学校餐厅。还有号房,这个则是学校宿舍。除此之外,还有养病房和仓库等等,都还在修建之中。
池初夏听着燕王的介绍,一阵感慨,她一直都以为古代的文人墨客,读书识字都是在自家的小屋子里整日拿着书籍读啊看啊,但现在她方才明白,古代对教育抓的一点也不比现代低。
只不过不同的是把学生们根据身份地位分为了不同的三六九等罢了,会试下第举人考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被称为‘举监’;地方各府,州,县学生被选进来的学生则被称为‘贡监’;三品官员以上的子弟或者亲戚进来的学生,就是‘荫监’;庶民也有捐资进来的,俗称走后门,这种的就是‘例监’,也被叫作‘民生’。
池初夏听的大开眼界,看来古代现代都一样,都有走后门这一说,记得以前初中考高中时候,就有所谓的扩招生,差了几分,一分多少钱,花钱买上的,而这古代,朝廷为了挣钱,也允许富商子弟进来学习,就是得掏钱罢了。
“你还笑?武考的话本王可不差,就太子也不是本王的对手,也因着本王武考成绩优异,所以文考时候虽然有点儿丢人,但也有老师会给父皇美言几句,不过每次还是会被骂个狗血淋头。”燕王夹了口菜又咬了口油卷,连连叹息,“可惜你祖公殁了,不然若是本王能有那日你使用的武器,定然能在武考之上大放光彩,这样文考就算考的再差也能有话头儿来为自己开脱。”
池初夏心中暗自哼哼了一声,这小王爷拐弯抹角的,还是惦记着她的手枪,她也不接这话茬子,“尝尝这个,我做的醋溜白菜绝对好吃。”
其实池初夏有点想吃醋溜土豆丝,只不过当她询问的时候,发现大明朝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土豆儿,也不知道什么是马铃薯,她这才记起老师曾说过,这土豆原产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印第安人培植的作物,这样高产的东西,和玉米一样,在这大明初期竟然都还没有!
所以再一回想起上学时候看的穿越小说,女主到了古代,做了一手好吃的酸辣土豆丝把男主迷醉的不要不要的,她就想笑了,不知道那女主是不是上天入地穿到了南美洲拿了几个土豆过来炒的?
不过辣椒她倒是找到了,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辣妹子,这古人竟然只把辣椒当观赏物她也是醉了,好在能够收到,所以做菜都会用进去,所幸这燕王倒是能吃辣,没有介意还挺喜欢。
“算了,现在伤神也没用,临时抱佛脚也读不进几两书,挨骂就挨骂吧,反正也被骂习惯了,等例考过后,你陪本王去做课业。”
池初夏好奇,“什么课业?”
“麦子马上就要成熟了,父皇要求我们兄弟们各自呈交一份麦子的成长情况,还要列举出各种病害,今年的蝗虫灾害比往年好了些,应该是个丰收年。”说到这里,燕王显得很高兴,作为一朝王爷,他也为百姓可以丰收国家可以富强而开心。
“蝗灾啊?那么多蝗虫的话,抓起来油一炸多好吃!”池初夏嘿嘿一乐,在现代,她的好多同学都挺喜欢吃油炸蚂蚱的,只不过现代农药越来越多,那玩意儿也不好逮了。
燕王一副见了鬼的样子看着她,“你不觉得恶心么?而且那东西会吃死人,前几年蝗灾的时候,百姓也这样食用过,只不过死了不少人,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吃这个。”
池初夏撇撇嘴,她倒是不忌讳吃这些的,不过她个人口味儿不太重,但是也觉得这个课业蛮有意思,去见识见识大明百姓的农耕。
“不觉得啊,我吃过挺好吃的,也没吃死。”
吃完饭,立刻吩咐荷叶去让织工为她做一些棉线网,要格子比较细密的那种,逮蚂蚱用。
……
次日,国子监例考,各个考生端坐,韩国公李善长是太子朱标的少师,又是光禄大夫,位极人臣得所有学子礼拜,也是这次例考的总监,而太子的少傅徐达,如今镇守燕京(今北京)未归朝,所以由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做副手监考。
吴王朱橚俏皮的看着自家四哥,“准备的如何?”
“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燕王瞪他一眼,自己这五弟聪明伶俐好读书,文考每次成绩都很不错,而父皇也更喜欢这五弟一些。
“嘻嘻,那四哥等武考的时候,多多拉分就好,往年都这样,嘻。”
“懒得理你。”燕王冷哼一声。
“唉,若是婉儿也是男儿,只怕这例考第一名肯定非她莫属,就她那些稀奇古怪的点子,啧啧。”这吴王对池初夏可真是一片痴心了,走哪哪干啥啥都惦记着。
“那可不一定,她虽然古怪点子多,但是学识也不怎么好,也背不出几首古诗来,不能诗文作赋,和本王没差。”
吴王撇撇嘴,心里嘀咕道差距大了,就她造出来的古怪玩意儿,借你一百个脑子你也想不出来。
……
这边池初夏拿着编织好的线网来回改动,徐家小姐徐妙云差人来传话说想一起去游玩,池初夏欣然邀请她一同去和燕王做课业,不知道炸盘儿蚂蚱这大小姐敢不敢吃。
过了不多时,徐妙云到了约定的茶馆等候池初夏,池初夏便带着荷叶拿上东西过去。
今日的徐妙云穿了一件水青色对襟大袖衣裙,头上梳了小发髻,扁圆轻侧,插了一把珠玉步摇金钗,虽然不如池初夏的那支好看,但也非常别致,立在那里身形窈窕,令人赏心悦目,见到池初夏到来,她欣喜的起身迎接,很亲昵,“姐姐。”
“嗯,妹妹做,呀,这些个点心是给我叫的么?”池初夏也不客气,坐下就直接拿起桌上的小点心吃起来。
“嘻嘻,是啊,姐姐,我们当真要和燕王他们去做课业么?”提到燕王,徐妙云的脸色微红。
“嗯,现在殿下们都在例考,燕王说等他考完就过来去做课业。”
提到例考,徐妙云掩嘴偷笑,“听父亲大人常提起几位王爷的课业,每每燕王殿下的文考都令人头疼,可是武考成绩又非常优异,太祖还责打过他,说是重武轻文大老粗。”
噗——池初夏正吃的点心都喷了出来,“怪形象的。”
说这话完全是调侃,燕王此时十五岁,哪有什么大老粗的样子,明明是翩翩公子少年郎,剑眉入鬓天庭饱满,头上再束个玉冠,相当的帅气。
徐秒云看着池初夏没形象的样子不禁失笑,“姐姐活的可真是潇洒,瞧得妹妹每日都是要读些女训,吃饭走路多得注意仪表。”
池初夏忙坐好,礼仪确实重要,有时候太随性,不仅会让别人觉得没有教养,对别人也是一种不尊重,“妹妹见笑了,早就听闻妹妹饱读诗书,你若是那男儿身,去例考的话肯定是名列前茅,没他们那群男人什么事儿了。”
“哪里会,我们女儿家,该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才是,读书什么的,只是云儿实在无聊,才读上一读。”
池初夏无奈,这古代女人们的思想啊,女子无才便是德,上学这种事儿根本没女人什么事儿。
记得以前看小说很喜欢看现代女性穿越到古代各种强调女权主义,各种撒泼打诨智斗后宫,其实根本就是扯淡,现在她才明白,在这古代,所有谈论女权却不考虑生育问题顶撞夫权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行不通的。
而且,这女权并不是你想有便能有的,生理方面的问题,首先古代的医学条件很差,生育代表着的就是恐怖的难产死亡率,没有奶粉的时代,就意味着还有两到三年的哺乳期,婴儿根本离不开母亲,女人又哪有时间和闲心去读书?
记得在现代听老一辈的讲,以前她们那年代,常常在大河岸边有夭折的婴孩儿丢弃,因为没成的孩子不能入祖坟,所以不仅仅是难产,而且孩子也常常因为各种疾病而难以成活,这也是古代人口稀少的原因,繁衍后代自然是重中之重。
女权,就是要在医学进步的基础上带来生育安全和避孕措施普及,是女性们伟大的付出与容忍,一代代的斗争争取,才换来现代我们的男女平等,而平等,不是要我们忘记礼仪和修养,做一个泼妇去欺压男性,提升自我内涵,做到男性心底上的尊重才是真正的赢家。
所以池初夏虽然叹息,却并没有要去扭转徐妙云思想的想法,她给的会是尊重,尊重这些古代伟大的女性,她一直觉得古装剧里,所有女人都为了所谓的名分地位不择手段,是对女性的一种侮辱和不理解。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