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未央宫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大有文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3章大有文章

樊太后很意外,确切的说是相当意外。

一向都劝她心怀恻隐,少造杀孽的卫泱,今日竟然与她说自己要去杀几个人,请她允准。

樊太后默默的审视了卫泱片刻,在肯定卫泱并不是在与她开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之后,才开口问:“你要杀谁?”

卫泱答:“不过是几个与太后来说无关紧要的人而已。”

无论卫泱是要杀人还是要救人,只要不妨害到她的利益,便随的卫泱高兴。

樊太后想着,很痛快的答应说:“想杀便去杀吧,你若觉得麻烦,或是怕脏了自己的手,哀家可以命人帮你去做。”

“母后的好意我心领了,那几个人我必须亲自去杀。”

眼前的卫泱让樊太后觉得陌生,但同时又觉得莫名亲切。

樊太后望着卫泱,心情多少有些矛盾。

她忍不住问卫泱,“为什么忽然想起要去杀人?”

“因为我想杀,因为杀掉他们会让我觉得心里痛快。”

很完美的理由,完美到让人无法反驳。

因为想,所以就去做,这相当符合樊太后的行事风格和审美情趣。

樊太后望着卫泱的目光由疑惑变为欣赏,“记住,别闹出太大的动静。”

卫泱点头,“我明白。”

眼见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卫泱无意在此久留,在冲樊太后行了一礼之后,卫泱便退身告辞。

樊太后望着殿门处,望着卫泱离去的方向,心潮隐隐有些澎湃。

“梁来喜,你觉不觉得泱儿那孩子越来越像哀家了?”

一直站在门边的梁来喜被樊太后突如其来的问题惊的一个激灵,他赶紧躬身冲樊太后一礼,“长公主是太后的亲女儿,自然像太后。”

得了梁来喜的回答,樊太后没有再说什么,但原本明亮又带着几分惊喜之色的目光,却忽然变的有些暗淡,因为惘然而黯淡。

心爱的女儿能越来越像自己,这本该是值得人欣喜的事。

但樊太后却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极好的模范。

卫泱越来越像她,她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

樊太后谨守与卫泱之间的约定,在第二日的早朝之上重提了十五年前楚贵妃与忠勇侯戕害皇后、太子,及意图谋逆的案子。

樊太后没有当朝提出要重审当年这桩案子,而是直接将重审的结果摆在了众人面前。

樊太后用她的手段,伪造了相当完备的人证及物证,用以证明这桩本就系冤案的案子,真的是一桩天大的冤案。

除了昭告天下,楚贵妃和忠勇侯一族是含冤而死,为冤死的人正名以外,樊太后还当朝连下了几道懿旨。

其中一道就是之前答应卫泱的,将此冤案的策划者成王与端王从陵墓中挖出来鞭尸,然后再挫骨扬灰。

还有一道懿旨是恢复忠勇侯一族的爵位承袭,将忠勇侯府的老宅,以及当年抄查的田产家产悉数奉还。

在听完这道懿旨以后,朝臣们都认为太后这道懿旨下的根本就没有意义。

谁人不知当年忠勇侯一族是被诛了九族,即便朝廷将爵位和产业都还给忠勇侯一族,忠勇侯一族也没有活人来继承这些。

然而紧接着的一道懿旨,却给朝臣们答疑解了惑。

原来忠勇侯一族还有后人,而那个人后人不是旁人,正是长日陪伴在灵枢长公主身边的神医徐紫川。

徐紫川并不是这位青年神医的本名,他本姓楚名湉,是已故的老忠勇侯楚敬之嫡亲的孙子,是忠勇侯府的小世子。

无论怎么说,这位都是最有资格承袭忠勇侯的爵位,并接管忠勇侯一族家业的人。

徐紫川就是楚湉,神医就是世子?

这个真相,令所有听说此事的人都瞠目结舌。

这怎么会?这怎么可能?

众人心里几乎都在发出类似的疑问,但这个疑问皆是出于惊讶与感慨。

没有人敢质疑樊太后,没有人敢怀疑徐紫川就是楚湉这件事。

同样的,也没有人怀疑当年的那桩案子并不是冤案。

其实,早在十五年前,案件初发的时候,就没有人打心底里相信,一向与人为善,温厚耿直的忠勇侯与楚贵妃会做出毒害皇后和太子,以及意图谋反这种丧心病狂的事。

只是因为所谓的罪证确凿,只是因为惧怕当年还是樊皇后的樊太后,惧怕樊皇后身后的势力,没有人敢站出来替忠勇侯喊冤说情。

即便有胆大不怕死的站出来,也都求仁得仁,最终死去。

贺兰大学士就是其中之一。

时隔十五年,那桩众人以为永远都不可能被翻案重审的冤案不但得以重审,竟然还真的叫冤死的人都沉冤得雪了。

众人心中甚是感慨,同时也不忘暗自揣测一下君心。

时隔这么多年,樊太后怎么会忽然想起为楚贵妃和忠勇侯翻案?

为楚贵妃和忠勇侯翻案,樊太后可能从中谋得什么好处?

在众人看来,樊太后这样做,似乎只会让十五年前错审了这桩案子,害众多无辜者冤死的先帝英名折损。

但从案件重审的结果来看,众人便能明白太后为何一定要将这桩陈年旧案翻过来。

因为那位徐郎中,因为那个本名楚湉的青年是灵枢长公主的挚爱,是迟早会成为灵枢长公主驸马的人。

因为灵枢长公主是樊太后心尖上最疼爱的人。

如此,樊太后就有充分的理由替楚贵妃与忠勇侯一族翻案了。

但大多数人并不认为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简单,楚湉究竟是怎么在当年的那场屠杀中活下来的?又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了徐紫川徐神医?他与灵枢长公主之间的情分究竟有多深厚?

而众人最最重要的一点疑问是,樊太后为何会选择在这个当口上替楚贵妃与忠勇侯一族翻案?

这中间一定大有文章,足够不少人琢磨调查很久了。

……

徐紫川一早就知道他祖父及姑母都是冤枉的,也知道他们的冤情即将沉冤得雪。

因此,当樊太后当朝宣布当年楚贵妃与忠勇侯意图谋反的案子系冤案以后,徐紫川表现的很平静。

他没有狂喜,没有泪流满面,也没有急着去老宅看看,更没有急着去点数被悉数归还的家产,他在静静的等待。

等待入夜后去刑部见慎王一面。

这是他与慎王的最后一面。

因为卫泱曾与慎王约定,楚贵妃与忠勇侯一族的冤案沉冤得雪的那天,就是慎王的死期。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