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碧儿也是个娇滴滴的姑娘,她照顾了苏梨,就得有别人照应她。
有碧儿在,除了生活上的便利,对苏梨而言最多是年龄相近,比起去江州时照顾她的娘子们更能多说几句话。
但也仅此而已。
苏梨不是那种女儿心事特别多的姑娘,她所看的史籍兵书、地理人文,碧儿根本无法与她交流。
一路上,苏梨大部分时间都在马车上看书,少部分时间会帮着苏大伯处理一些账簿。
在经商方面,苏大伯的长子苏大郎与苏三叔的长子苏二郎是苏家最有天赋的。
苏梨在这方面天赋寻常,但本身聪慧,又在家中耳读目染多年,处理些简单的账簿不在话下。
也算是打发时间。
加之同行的还有只比她大一岁的苏六郎,路程上倒也不怎么无聊。
苏家生意涉及到几州之地,蜀州无疑是最繁华的,而益州处于昆仑山、唐国、南蛮国三地交界的夹角上,经济上略差一些,但胜在物产丰富,是许多药材、香料和山货的产地,所以也是苏家生意的重心。
边境虽有混乱,但城中总是不同的,至少作为益州中心的益州府,表面看去并不比江州府落魄。
益州府的行政中心益州城,比起江州城外略一些,但走在其间倒也感觉不出多大的差距来。
不过是人文风情略有不同。
与江州那边不同的是,益州这边因为常年都有需要收购的货物,因此是不能缺了人的。
所以苏大郎与苏三郎兄弟俩是轮流常驻益州府。
今年常驻益州府的是苏大郎,而苏三郎为了抗议刚及冠就得相亲成婚这一件让他恐惧的事情,在年初交接了手里的事物后,已经一溜烟儿的跑了。
苏梨八月份的时候收到三哥哥的手书,得知苏三郎已经溜达到千里之外的洛州去了……让她羡慕又嫉妒。
苏家在益州府的宅子并不比在天马镇的,五进的宅院,还附带一个侧院的花园。
但益州城毕竟是一州政治经济的重心,因此苏宅并不显得扎眼。
苏大郎与李立轩同岁,成婚较早,妻子文氏是益州府一个七品官之女,生了个女儿已经六岁,所以对苏梨这个妹妹,苏大郎常常当成女儿一样的养法。
苏梨表示无奈。
因为不是第一次来益州,又有大嫂文氏安排生活起居,苏梨在益州并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应。
大伯和大哥哥一向忙碌,常常早出晚归,苏梨多半还是自己看书,无聊了便带着侄女儿洛洛在花园里玩耍一二,或者带着碧儿去街上走走。
只是苏梨没想到,她在益州也能见到李立轩。
这天她去学文斋瞧书,打发了碧儿去附近买些糕点和蜜饯。
从学文斋挑了几本书和一些纸墨出来,她站在路边等碧儿,有辆马车从路上快速经过,险些撞到路边的一个孩子。
有路人拉了一把那孩子,却是不心碰到了她的胳膊,怀里的东西落到了地上。
苏梨忙蹲下身去捡书,旁边的人帮着将纸墨捡起递给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