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妃镇像是一潭死水。
王殇母子的到来,为这潭死水卷起了汹涌浪涛。财帛动人心,王殇母子的银子,足以让古妃镇这潭死水怒浪搏天。
一天十文钱的工钱打扫祖宅,让整个古妃镇的人近乎疯狂。
大晋钱制,一百文是一吊,十吊是一两银子。普通人家,三两银子就够支撑一年的生活。王殇母子开出十文钱一天的工价,已经是极高。
事实证明,王殇的想法是正确的。
出钱雇人打扫祖宅,不单是两天的时间就将祖宅打扫的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整个古妃镇的人,都是由此认识了这对母子。
王家母子,有钱人!
这是近乎所有古妃镇百姓的共识。对待有钱人,自然是要热情。
于是,短短两天的时间,王殇便从这些热情的百姓口中,明白了古妃镇的基本情况。
古妃镇的情况就是一个字,穷。
古妃镇田地广阔,都是最肥沃的黑土地,就是不产庄稼。古妃镇十亩地的粮食,不如其余地方一亩地的多。
四周群山环绕,都是光秃秃的荒山,没有果树,更没有猎物。
唯一欣慰的就是,古妃镇旁有一条小河,红沙河。红沙河内鱼虾丰厚,倒是供养了大半个镇子的生计。古妃镇中的百姓,也多是渔户,靠水吃水。
当然了,古妃镇中也有大户,刘家、韩家。
两家之所以是大户,是因为两家都有自己的马队,从外运进镇上百姓的生活用品,稍稍发家。
古妃镇虽然贫瘠,不过,这些的百姓一旦扎根,却是谁也不想离开。不为别的,只因为古妃镇的平静。相对于外界,古妃镇就是一座世外桃源。当然了,这座世外桃源有些穷,终究是胜在安宁。
热情的百姓们,看到王殇八九岁的年纪,便是热情的介绍起古妃镇的学堂。
古妃镇因为穷苦,只能凑钱请夫子来学堂授课。大学堂内,年纪相仿的学子大约有七八十人,只有一个夫子授课。
王殇稍一思量,觉得自己应该去学堂。
如今,王殇虽然得了洗髓诀,却是不急于修行。
一来,洗髓诀究竟能不能练成,能不能洗髓换骨,让自己顺利习武还未可知,王殇不敢报太大的希望。再者,王殇心中有一股懦弱恐惧。
这股懦弱恐惧的阴影,是以前身躯主人留下的。
带着懦弱恐惧的影子习武,没有了习武的傲气,怕是事倍功半。
从哪里摔倒的,就从哪里爬起来。这股懦弱畏惧,是在同辈人欺凌中形成的,还得从同辈中驱除懦弱畏惧,重新竖起傲骨。
学堂正是同辈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距离年关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去学堂也可以提前与镇子上的同辈人交流熟识。王殇想要去学堂,楚冰仪自然是欣然答应。
看到原本自闭懦弱的儿子,越发的坚毅刚强,楚冰仪高兴还来不及呢。
当天,楚冰仪便带着王殇来到了学堂。
学堂是一座老宅,朗朗读书声不绝。楚冰仪送给夫子一份厚重的礼金,算是交了学费。夫子是个青色长衫的清瘦老者,随口问了王殇几个问题,王殇也是对答如流,夫子很是高兴。
就这样,王殇去学堂的事情算是定下了。
第二天。
王殇来到学堂,夫子在学堂里介绍了王殇,随即授课。王殇稍微观察,学堂内都是些从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孩。
大晋王朝,要想出人头地,无非两条路,习武、修文。
大晋王朝,鼎立天下已有三百年。
“马上得天下,笔墨安万民。”
这是当年大晋王朝的太祖皇帝,萧天仕的钦笔御言。萧天仕,原本是萧家家主。三百年前,大周王朝失德,天下群雄揭竿而起,共逐其鹿。萧家独领风骚,承天心民意,重整山河,开创大晋基业。
得天下,靠的是弓马武功。
治天下,靠的是安民良策。
当然了,这方天地终究是强者为尊,相比文道,大晋王朝也是更加注重武风。不过,穷文富武!习武是一件极为耗费金钱财力的事情,天下到底是穷人多,穷苦家的孩子大多也选择了文道。
大晋通过科举来选拨文道出众的学子。
十三岁之前,学子们自由学习,然后官府举行考试选拨,考中的被称为秀才,直接进入官府设置的秀才学院中读书。选拔秀才的考试,被称为乡试。
乡试之后,各地的秀才们在官府学院苦读,三年之后,进行会试。会试中被录取的学子,进入京城的学府苦读,被称作举人。
会试之后,再过三年,则是王朝殿试。殿试中,金榜题名的举人学子,被称作进士。一旦有了进士的封号,便是朝廷的官员预备人员,若是哪里有了职位空缺,就会从进士学子中选拨录用。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进士功成!
古妃镇的学堂,是属于秀才之前的自由学堂。有的大户人家,都是自己请夫子教导。古妃镇太穷,请不起那么多的私人夫子,只能一起凑钱请一个夫子,授课所有的寒门学子。
夫子授课,之乎者也!
所谓的学习,不过是死记硬背罢了。
相比其余的学子,王殇二十多岁的灵魂却是拥有巨大的优势。别人眼中枯燥无味的圣言,在王殇眼中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恩?有点意思。”
王殇在学堂札记中,看到一则小故事。
故事中,讲的是文道圣人,圣夫子与圣子王坚的对话。
一日,圣子王坚问圣夫子:“以德报怨,如何?”
圣夫子不语,圣子王坚再问。圣夫子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子王坚不解,再问:“以直报怨,何以见德?”
圣夫子道:“何为德?顺本心自然,光明磊落是为德!”
顺本心自然,光明磊落是为德!
王殇暗自点头,大晋文风倒是也不算迂腐,反倒是有些爽快,圣夫子更是千古表率。只不过,王殇又是暗自摇头。
以直报怨,王殇没意见。
以德报德,王殇倒是觉得不妥。既然别人对自己施德,自己只是顺应本心的还德,却是显得有些清淡了。
何以报德,以善报德!
若是有人对自己施恩,自己决不能只顾着本心顺快,还是要还清这份恩德的。
不知不觉,已经是日落西山,到了学堂下课的时辰。
夫子离开学堂,整个学堂内立即活泛起来,都是一群孩子,活泼热闹。王殇喜欢这种气氛,感觉像是真的回到了童年。
不过,只是喜欢而已。
若是让王殇加入到这群孩子中玩耍,以王殇二十多岁的灵魂,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王殇收拾东西,刚要离开学堂,突然,一个高壮的身影挡在自己面前。王殇左躲,身影左挡,王殇右躲,身影右挡。
哎!
王殇就知道自己一个外来的插班生不好混,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来了麻烦。抬头看去,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挡在前面,为首的一个又高又壮,显然是这群人的头领。
“有事?”王殇平静的问道。
为首的那孩子一愣,没想到王殇面对自己会是这么平静。
要知道,为首的孩子可是足足比瘦小的王殇高出一头,身后还带着四五个跟班。面对王殇,可以说是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了。
“我是黄猛。”
黄猛说起自己的名字,带着一股傲气,说道:“整个学堂,我最能打,所有的人都要听我的。我知道你家有钱,不过,来了学堂,就要听我的,这是我的地盘。”
“恩”
王殇点头,问道:“然后呢?”
黄猛又是一愣,别人都是听到自己这么说就害怕,哪里有王殇这么平静的啊。黄猛心中怪怪的感觉,急忙一瞪眼,为自己鼓气,说道:“然后我给你三条路。第一条路,认我做大哥,以后都要听我的,三天给我一文钱。第二条路,不用认我做大哥,我也罩着你,一天给我一文钱。第三条路,不认我做大哥,也不给我钱,然后我天天揍你。”
哈哈哈……
说完,黄猛笑了起来,身后跟随的小弟们也是哈哈大笑。
此时,周围已经是围满了学堂的学子,有的是幸灾乐祸,有的是摇头叹息,有的是傻愣愣的笑,还有几个苦命的娃在怜惜王殇。
“不认大哥,不给钱,你揍我,我就还手。”王殇说道。
黄猛瞪眼,大嘴一裂,“吔嗬,碰上个不服气的。我佩服你有骨气,但是不能因为佩服你的骨气,就坏了我学堂的规矩啊!我可要动手了……”
砰!
黄猛话没说完,王殇已经动手了,一拳打到黄猛的眼眶。
打人不过先下手!
……
夜幕昏暗,王家祖宅飘出一股鲤鱼的清香。
王殇回到家时,楚冰仪正在炖鱼汤。既然王殇去学堂了,楚冰仪便是算计着,要炖鱼汤,为王殇补脑子。
“娘,我回来了。”
“回来了,娘给你炖的……”
楚冰仪话到一半,话音中的幸福温情冷却,脸色一寒,疾走几步扶住王殇,看着王殇破烂的新衣服,脸上一块块的红紫淤青,冷声道:“谁打你了?”
“没人打我。”王殇说道。
楚冰仪拽住王殇,怒道:“胡说,告诉娘,是谁打你……”
王殇挣开楚冰仪,眸光平静,不在意的说道:“没人打我,是我跟人打架了。”
挨打,打架,这可不是同一个概念。
挨打是受欺负了,打架是跟人争斗了,其中的涵义差了十万八千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