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祁第五十六年,寒冬。
大雪纷纷而至,幼婴的哭啼声在观心庙外响起。
半晌,朱红的大门吱呀地一声被打开。
“主持…这里有一幼婴,亦不知是哪家人的。”一位小和尚小心地将幼婴抱起,对着主持说道。
主持双手合十,眉目充满了慈悲,他抱过幼婴打量了许久,才道:“这孩子灵台清明,与佛有缘。”
“看这面相,此心通透,想必将来亦是不涉及红尘之事。”主持捻着佛珠,望向门外纷纷扬扬的大雪,“不如,就取名为无心罢。”
………
无心已在观心庙过了十又一年矣,秋风吹起佛铃叮当,暖阳懒散地透过枯叶照射在他身上。
他嘴里轻念着梵文,木鱼声清脆。
“无心,记得添香烛。”大师兄细心地叮嘱道。
“嗯。”无心睁开眼应道,眸中倒影的是不远处满天枯黄的枫叶。
大师兄望着他的眼睛竟有些躲闪,如此清澈的眸,仿佛可以直视他人的灵魂。
主持曾道是缘。
与佛有缘,不涉红尘。
主持还曾说道,他心怀苍生,心怜万物。
无欲无求。
大师兄叹了口气,将所剩无几的香烛摆好,便离开了这里。
无心淡然起身,拿起陈旧的扫帚清理着满地的枫叶。
突然,他听见清脆的铃铛声,由远至近,越来越欢快。
“欸,小和尚?”
稚嫩的女声带着疑惑。
无心缓缓抬头,终于看清她的模样。
那个女童莫约十岁,手持一把浅红油伞,上面还绣着一朵海棠花,淡红轻纱垂地,美眸笑若星辰,浅浅的梨窝荡漾在嘴角。
他没有应话,依旧扫着地上的枯叶。
女童左手撑着红油伞,右手拿着一串糖葫芦,好生俊俏。
“我叫朱瑶,小和尚你呢?”
她声音清脆,咬了口糖葫芦上前一步问道。
无心淡然摇摇头,转过身将扫帚搁置好,便拿着佛经静静地吟诵着,不远处是一座佛像。
“喂,你问你话呢。”她丝毫不泄气地凑过去继续问道。
“无心,”他抬眸看着朱瑶,顿了顿,“在下唤无心。”
她眨眨眼,不禁小声嘟囔道:“无心…真奇怪的名字。”
“无心,我一个人好无趣,不如你陪我玩罢。”朱瑶咬着手中的糖葫芦,笑得明媚至极。
“在下还要添香烛。”
朱瑶委屈的瘪嘴,半晌又笑道:“没关系,那我陪你玩罢。”
“在下还要朗诵经文。”
她柳眉倒竖,纠结了半晌,刚想说话时,只听远处有一声音着急地道:“小姐!老爷夫人找你呢,小姐?”
朱瑶咬唇,在原地不甘地跺跺脚,最终憋出一句话:“罢了,我,我明日再来找你。”
说罢,她回头应了声,便举起油伞快速地离开,淡红轻纱的衣袂散开,似飞舞的蝴蝶翩跹。
她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枫树林之中,然后不见踪影。
无心抬眸望了她消失的那个地方,随后又道了声阿弥陀佛。
天空渲染着霞红,他垂眸望着木鱼,眼中空洞无光。
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即见如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