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凡按照周传芳给的地址,到了南区的实验楼。
这是锦城大学前两年专门建造的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实验楼,一共七层,内含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七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这也是学校花了大力气才搭建起来的硬件设施。
作为西南最大的综合性大学,锦城大学在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地位,始终处于不尴不尬的万年老二地位,处处被锦城电子科技大学压过一头。
虽然这几年,虽然锦城大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试图弥补这种差距,但是影响力赶不上对方,就吸引不到相关的人才,拿不到大项目,没有人才和项目,学科的建设就得不到发展,陷入了一个死结。
而且对方几十年来雄踞学科领头地位的影响力,不是那么好追赶的,特别是对方院士的数量,可以直接让锦城大学羞愧而死。
某次跟锦城电子科技大学竞争某个国家重点项目的时候,锦城大学明明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技术要求,甚至有些方面还超出了对方一筹,结果却偏偏被刷了下来。
痛定思痛的校领导咬着牙,硬是扣出一大块经费,加大了对电子信息工程学科建设的投入,虽然院士数量,行业影响力这种东西,不是短时间可以赶上的,但是起码要建立起一流的实验室条件,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所以锦城大学在这栋实验楼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实验室硬件条件几乎达到了国内超一流的水平。
这对于经费一直不充裕的锦城大学来说,可是花了血本的巨大投入。
自从实验楼落成以来,锦城大学在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学科建设,总算是看到了希望。
靠着一流的实验室条件,也吸纳了不少学科人才。毕竟凤尾和鸡头的选择,总是有人会选择后者的。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锦城大学这次一定要拿下这个电子审讯系统课题的原因之一,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项目来说,锦城大学这两年几乎是来者不拒,不论大小一律承接,像这次这个项目,整个项目经费不过十来万,电子科技大学对这种蚊子肉大小的项目兴趣缺缺,但是锦城大学却四处活动,校长亲自出马跟市政府牵桥搭线,甚至大材小用的点名让周传芳这个知名教授负责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课题。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可能感受不深,但是计算机与通信实验楼的硬件条件,确实有目共睹,单单一个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系统,就让其他院系的学生羡慕不已。至于花了大价钱的那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硬件设备,更是让其他院系的导师都眼红。校内还传言,在亲眼见到这栋实验室里面的硬件设施滞后,至今还在用着一栋六十年代建筑做实验楼的材料科学院,在院长的带领下,几十号人天天堵着校长办公室门口,纠缠了整整一周。
因为这栋实验楼并不对本科生开放,所以在实验楼门口登记了学生证,并出示了周传芳教授手写的条子,张小凡这才得以进入。
按着条子上写的地址,张小凡来到三楼的一件实验室门口。
这间实验室并不大,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标准的基础电子实验室,是开放给研究生使用的,至于其他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那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布在五六楼,只有少数几个教授和他们课题相关的研究助手才可以进入。
不过像这样每个研究生导师都能分到一个的专属基础实验室,在锦城大学已经是很奢侈的行为了。虽然某些大型仪器只有楼上的省级实验室才有,如果想要使用还有经过申请,但是基础的设备,每个实验室都是配备了的,再也不用跟以前一样,很多人共用一个实验室,要想做个实验,还要提前申请安排时间。
张小凡在门口就听见里面有几个人在激烈的讨论着什么。
犹豫了一下,还是敲了门。
听到敲门声,里面的讨论停了下来。
随后里面就传来一个声音,“门没锁!”
张小凡推门,果然是虚掩着的。
推开门,才发现里面却是不大,只有一间普通教室大小,中间一个巨大的工作台,靠墙边也是工作台,整个房间三面都是工作台,只有门口这一边立着几个大柜子,各种各样仪器有秩序的分布在工作台上。
里面有四个人,正围坐在中间的大工作台边,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台式机。
电脑前还有一套看上去很专业的麦克风和耳机。
几人都不认识张小凡,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
张小凡倒是识趣的先表明了身份。
也许周传芳教授提前打过招呼,所以几个人没有过多的追问。
“先进来吧,课题还没正式开始,你到来得早。”
最靠近门口的人对着张小凡说道。
张小凡抬脚就往里面走,没想到被一声断喝叫住。
“停下!你怎么直接就往里面走。”
刚才说话的人皱着眉头问道。
见张小凡一脸疑惑,那人眉头皱得更深了。
“先放静电,换鞋!”
见张小凡愣着,对方意识到张小凡可能是真的不知道,虽然有些不耐烦,还是详细地补充道要在门口的金属球上放掉静电,然后换上专业的防静电鞋。
“还有手机放在门口那个金属箱子里面,不能带进来。”
张小凡按照对方的指示,将手机放进一侧的金属箱子,又换上防静电鞋。
换鞋的时候,里面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老板怎么安排了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进来,不是添乱嘛!”
张小凡知道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贸然了,既然错在自己,也没什么好反驳的,脸上尴尬的表情一闪而过,深吸了几口气,倒是很快的平静下来。
“行了,你没听老板说他是大一的新生吗?你大一的时候什么都知道?”
估计是有人看到张小凡脸上一闪而过的尴尬,好言的为张小凡开脱道。
张小凡换好鞋子,小心翼翼的走到工作台边,生怕一不小心又犯什么错。
“行了,你别放在心上,以后进实验室按照刚才做的就行了,这又不是什么精密实验室,用不着太小心。”
刚才好言为张小凡开脱的人继续和颜悦色的说道。
接着又做了番介绍,之前小声嘀咕的人叫马小跳,剩下两个叫王涛,李晨。
“我叫张一驰,我们倒是本家。还有一个师兄叫陈超,他有事出去了,一会就回来。”
张一驰又问了几句张小凡的情况,随后拿过一本册子递给张小凡。
“这是这个课题的技术手册,你先看看,了解下情况,课题还没正式开始,这几天没也没多少事,一会等陈超回来我们商量一下在做安排。”
张一驰给张小凡指了个普遍的位置,让张小凡自己去看资料。
回头几个人又继续讨论之前的话题。
张小凡翻开手中的技术手册,厚厚的一本,前面是公司这个语言识别系统的技术标准,占了大半的内容,后面几页是这次课题的具体技术协议。
虽然张小凡这几天大致翻阅了一下信号与系统和语音识别相关的技术文章,但是这种纯技术性的手册对张小凡来说,还是跟天书差不多,满篇的专业名词,连个备注都没有。
张小凡硬着头皮一行一行的看下去,一边暗暗将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反正自己眼睛看过的东西,星空都能记录下来,回头在虚拟空间里面,让星空搜索相关资料再慢慢解读。
身后张一驰他们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马小跳的情绪有些激动,对这个电子审讯系统也非常不满,他嚷嚷着连他本科的毕业设计都比这个系统更优秀。
虽然埋头看着手册,但是张小凡还是分心听着他们的讨论,渐渐也明白了他们在讨论什么。
拿到相关资料后,他们几个人这两天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电子审讯系统,作为信息学方向的研究生,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提供的这个电子审讯系统,其内核就是他们公司以前开发的语音识别系统,只是换了个界面,换汤不换药。
的这个语音识别输入系统,开发出来好多年了,因为某种东西的存在,这套系统在网络上的流传也比较广,作为信息学方向的研究生,他们几个多多少少都了解过这个系统。
这套系统是基于英语语言环境开发的,虽然后期针对中文录入做过优化,但是其本质还是英语核心。
除开语言输入输出这种外围程序不说,这套语音识别系统的核心,是基于语音和结构语法的算法,这种算法用作英语语言环境,是相当适用了,因为英语的语法结构,相对来说是很简单和单调的。同理,语法结构相近的德语法语,都同样适用。
但是这种算法,对于汉语来说,就不那么适用了。</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