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秦时和何谐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
苏若和婉晴切身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和不易,尤其是婉晴,不再抱怨何谐没有时间陪她了。
苏若想,这算不算是此次“探亲”的最大收获呢?
苏若和婉晴白天多半时间都是两人一起度过的,聊聊天、看看书、逛逛街,过得也还惬意。
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单独相处那么一会儿时间,有时这种单独相处也成了奢侈,不知何时他们会被叫走。
据说,过了五一假期,首长就会来部队视察了,在这个关键时期,谁也不会掉以轻心。
苏若和婉晴商量了一下,决定提前回学校。
走的时候,秦时和何谐都没有时间送她们,经过了这几天,两个女孩虽有不舍,也习惯了。
回到学校,苏若给小雪打了电话,得知赵辉果然在学校没有回家,小雪说,赵辉准备考研,正在备考。
苏若考虑再三还是没有打电话给赵辉,她想,赵辉有自己的考虑和想法,自己不好说什么。
让苏若想不到的是,赵辉居然给她打了电话。
赵辉没有说其它的,只是问了苏若,她和秦时现在相处得怎么样?
苏若没有想到赵辉会问这个问题,但直觉里赵辉好像要告诉她什么。
苏若禁不住问了赵辉,为什么问这个问题,这好像不该是他问的问题。
赵辉没有回答,却说,“苏若,你对秦时到底了解多少?”
苏若一愣,她对秦时了解多少?苏若想了想,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至少从秦时口中知道了他家庭的大概情况,但却不详细,比如他父亲的官职到了哪一级,比如他外祖父家究竟又有怎样的背景?
这些重要吗?在苏若看来这些不重要,她喜欢的是秦时这个人。
苏若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有想那么长久,苏若内心觉得赵辉逾越了,这是她和秦时的事。
赵辉在电话那端感觉出了苏若的一丝不高兴,他也知道自己多管闲事了,可这不是别人的事是苏若的事,他爱了十几年的女孩,他怎么忍心让她受委屈,谁的委屈都不行,他能不管吗?
打电话之前,赵辉也挣扎了一番。
前几天,赵辉在学校里遇到了李明浩,去年三月份认识的秦时的高中好友,他现在在上研究生。
自那时相识以来,他们也不过是点头之交,偶尔在校园里碰到,只是点点头算作打了招呼。
那天在食堂吃饭,李明浩正好坐赵辉旁边,李明浩主动和赵辉聊起了天。
李明浩突然就提起了秦时,一脸羡慕地说秦时最近走了桃花运了。
赵辉一听,以为他说的是苏若。
接着听才明白,李明浩说的不是苏若,他并不知道苏若和秦时的关系。
原来,李明浩从其他好友那里听说,有首长的孙女看上秦时了,正猛追他。
李明浩虽然知道秦时很优秀,还是忍不住感慨地说什么现在是看脸的时代,长一副好的皮囊有多重要,如果不是秦时长的好,那首长的孙女怎么会一眼就相中了他。
听着李明浩言之凿凿的描述,赵辉担忧苏若,问了问秦时的态度。
李明浩说不知道秦时本人怎么想的,但女的追得很紧,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会听到秦时的好消息,谁不想找个门当户对,能在事业上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伴侣。
李明浩还说,听说那个女孩长得也不赖。
赵辉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方面吃惊这个秦时果然不简单,另一方面又担心着苏若,他不知道苏若知不知道这个事情,按照李明浩的说法,秦时又把苏若放到了哪里?
思来想去,赵辉总是怕苏若受伤害,如果苏若知道这件事还好,如果苏若不知道这件事,他要给苏若提个醒,具体提醒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你还是多了解了解秦时,省着哪天被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赵辉没有告诉苏若详情,他没有立场说什么,他知道他这话一说出口,苏若会自己去弄清楚。
看着手机,苏若满脑子的疑问,赵辉这个电话打的话里有话啊。
婉晴正好走过来,看见苏若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好笑地说,“哎,苏若,你看什么呢那么认真,难道手机里能蹦出个秦时出来?”
苏若回过神来,“没什么,就是刚才赵辉打电话突然问我对秦时了解多少,还让我多了解了解他。”
婉晴心里一咯噔,“赵辉怎么这么说?他听说了什么?他不该听说什么啊?”
苏若疑惑地看着婉晴,婉晴什么意思?她和赵辉一样知道了什么?难道果真秦时出了问题吗?
苏若回想着从部队“探亲”回来后,和秦时的联系,每次打电话,秦时都很忙,忙着陪首长视察,他们总是匆匆忙忙地说不到一分钟就挂了电话。
苏若知道秦时忙,所以也没有多想。
可是从赵辉和婉晴的反应看,好像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
“婉晴,你听何谐说了什么?”苏若突然问。
“还不是有人相中了秦时。”婉晴想也没想说出了口,她以为赵辉告诉苏若了,可看到苏若的表情,婉晴后悔了,显然苏若并不知道详情。
苏若紧紧地盯着婉晴。
婉晴一耸肩,“好吧,我也是听何谐说的,何谐他们不是一直忙着等首长视察吗,首长是来了,不过是带着他的孙女来的,然后,首长的孙女就看中秦时了,听何谐说,首长孙女在部队那几天,都是秦时陪着她。”
苏若听着婉晴的话,心里一片冰凉,她只觉得好笑,所有人都知道,连赵辉都听说了,可她却一无所知,秦时对这件事一字未提。
婉晴看着苏若沉着的脸,“苏若,难道秦时没有向你提起过吗?”
苏若摇了摇头。
“我想,这件事对秦时来说可能不值一提吧。”婉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苏若了。
苏若心里对自己说,我要相信秦时,他不说自有他的道理,也许这事对秦时来说真的不是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