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河峥嵘》第339章 毕其功于一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范呀,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一见范文斌的面,李满荣就满面春风,笑嘻嘻地说,“合丰银行的周行长,要支持我们建设度假村了。”。

范文斌紧紧盯着对方,见其眉飞色舞,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片刻,略有不解地问道:“你说的是真话?”。

“真话真话,当然是真话了。”李满荣朗声大笑着说,“那个女行长周博逸,当着高乡长和我的面,亲口答应的。”。

那天早晨,也就是范文斌带着马骏汪河去红沙岘解救老根的那个早晨,糜滩乡长高义勇陪着合丰银行行长周博逸,一大早就来范家渡实地查看情况。

几个人沿着惠民渠,踏着初升的清辉,在河滩里走了一遭。见这里土地面积很宽阔,又有惠民渠,周博逸心中很是满意。

如果由自己亲手谋划的这次金融扶贫创新活动,能够在范家渡一举取得成功,不但可以一雪前耻,还能够在取得赵英哲先生谅解的同时,将功折罪,也极大地巩固自己的这个大安支行行长地位。

昨天晚上,临睡觉之前,一位在合丰金融集团担任高管的密友,打来电话,向她透露了一条绝密消息,说已经有人拿周博逸败走华城集团的事情,开始大做文章了。

博逸呀,人心难测,这个节骨眼上,你可千万要小心,要谨慎行事,绝不能再出一点纰漏了。

听完这位密友的话,周博逸在黑暗中,独自默默地思索了大半夜。最后,才决定,亲自来糜滩乡一趟,与高义勇亲自谈谈金融扶贫的事儿。

“李主任,我问你个问题。”回到村委会,周博逸喝了一口热茶水,笑着说,“不知愿意种植肉苁蓉的村民多不多?”。

根据信贷科长谢福库的调查,糜滩乡愿意种植肉苁蓉的人很多,大家都想急于脱贫致富发大财,但也都不约而同地担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产品的价格与销路。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很现实的大问题。肉苁蓉辛辛苦苦种植出来了,价格上不去,或者没有销路,说句大实话,还不如不种呢。

于是,周博逸今天早上亲自来范家渡,就是想实地了解清楚乡政府以及村委会的真实意见,以及有没有很周密切实的发展计划。

见财神爷这样问话,还未等李满荣搭话,高义勇就抢先一步说:“周行长,前一段时间,我派人统计了一下,大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都愿意种植肉苁蓉。”。

随即,又笑着说了一句,“在家门口上就能够挣大钱,有谁不愿意呢?何况,这比在外面辛辛苦苦打一年工,还要挣得多。”。

他的话音刚落地,李满荣就赶紧接着说:“根据乡政府的安排,我召集全体村民开了一个大会,向他们说明了种植肉苁蓉的好处,结果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这个村民大会确实召开了,但是不是绝大部分村民都愿意依照村委会的意思,在自家地里种植肉苁蓉,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那天的会刚刚开始,李满荣与范有民就肉苁蓉种苗的事情,当着全体参会村民的面,就大争大吵了一架,最终,会议不欢而散。

但是,此时此刻,当着合丰银行行长这位财神爷的面,总不能说自己与村民为此事吵架的事情吧?

只能尽量把事情往好里说,说的这位财神爷满意高兴。这一点,当过多少年包工头的李满荣,很是清楚。

从周博逸一行人踏进范家渡村委会的那一刻起,李满荣心中就充满了无穷的欣喜与渴望,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合丰银行投资一大笔资金。

当然,对他来说,是韩信统兵,越多越好。如今这个社会,钱越多,事情越好办,难道还有人嫌钱扎手不成?

在他看来,这纯粹是天上掉下了一块大馅饼,不,是块大蛋糕,香喷喷的,令人垂涎三尺,不,更确切地说,是垂涎三丈。

父亲因修建了一条惠民渠,就得以流芳百世,而自己如果能够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早一天踏上小康之路,则可以扬名千秋万代。

正因为怀着这样很迫切的建功立业的心情,李满荣此时此刻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周博逸因为不满意范家渡的情况而不愿意投资。

于是,见周博逸听得很耐心,又继续说:“周行长,过上三五年,等乡亲们种植肉苁蓉发了财,我还想修建一座古丝路文化度假村,将大安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所蕴含的很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出来。”。

“好。”听到这里,周博逸禁不住脱口而说,“李主任的这个想法,确实很有眼光,也很有创意,非常好。”。

随即,又笑呵呵对高义勇说:“高乡长,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今天我才发现,你手下还有这样的人才,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这句话说的很及时,也非常得体。既表扬了李满荣的远见卓识,又肯定了高义勇作为领导,能够慧眼识人的能力,说的这两个人都心里乐滋滋的,脸上笑开了花。

“李主任是今年年初,被村民们一致选举上来的。”高义勇也满脸笑容地说,“他呀,在当村委会主任之前,就是糜滩乡有名的大老板,很有本事的一个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想,当初,幸亏没有听老同学范文斌的话,不然,随便找个借口撤了李满荣的村委会主任,让他的弟弟范文功上台,那还不把范家渡弄的鸡飞狗跳墙,成了一团乱麻?

想到这儿,心中也很自然地泛起一丝得意。尽管自己的一片痴心,被周博逸很委婉地拒绝了,但这个女人的心胸抱负,特别是领导艺术,让高义勇很是敬服。

这个时候,看着对方那张很精致的丰腴的面孔,他竟很突然地冒出了另外一个念头,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隐隐替周博逸打抱不平,叫起屈来。

这样非常优秀的人才,在华城集团董事局会议上,竟然无端落选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范学华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竟最终成了华城集团的总裁。

这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别说在大安商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轰动,就是远远置身事外,与之毫不相干的高义勇,在听见之后,也很是感慨了几天。

“李主任,我看,这样办。”少许,周博逸神态很郑重地说,“与其等到村民们有了钱,再建文化度假村,还不如毕其功于一役,这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听了李满荣的这番慷慨陈词,她不由自主地眼前猛地一亮,心想,建设一座古丝路文化度假村,尽管投资大见效慢,但比起种植肉苁蓉,更有很宽广的前景。

这个时候,周博逸还不知道,建设古丝路文化度假村的这个很有胆识眼光的创意,最初来自于范文斌的头脑智慧。

后来,当她弄清楚了这件事情前前后后所遇到的层层波折,对范文斌的这个创意,在感到很敬服的同时,更加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创意。

见周博逸很语气郑重地这样说话,高义勇李满荣不觉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有想到,大大出乎其意料,喜的是这次引资,看来铁定了。

不过,也许是事情太顺利了,李满荣略有不放心地问了一句,“周行长,建设度假村,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

高义勇担心情况有变,赶紧说:“李主任,周行长已经说了,两件事情要同时进行。你就按照周行长的意思,去办不就得了?至于资金,周行长会考虑的,不用你我操心。”。

“果然是乡长,很有领导水平。”对他们两人的心理,周博逸心知肚明地哈哈一笑,朗声说,“李主任,你写个贷款申请报告交上来。”。

随即,又叮嘱道:“这个贷款报告,最好是以某个公司的名义来写,不要以范家渡村委会的名义写。”。

见周博逸这样叮嘱,李满荣马上就明白了,紧声说:“我成立一家文化公司,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向合丰银行申请贷款。”。

周博逸很欣赏地点点头,片刻,又说:“我向你推荐一个人,让他来当这个文化公司的总经理,是非常合适不过的。”。

高义勇即刻猜想到了,笑着问:“周行长要推荐的这个总经理,莫不是范文斌?”。

“对,高乡长你说的很对,就是范文斌。”周博逸语气很严肃地说,“范家渡是他的家乡,让他担任总经理,出头露面,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见周博逸推荐范文斌担任文化公司的总经理,李满荣心里不禁一沉,暗想,自己想扬名千秋的大好事儿,这样一来,不就落到姓范的头上了?

继而,转念又一想,如果不答应周博逸的这个要求,恐怕就贷不出来一分钱。没有了钱,还能够干出啥事情呢?

于是,也赶紧笑着,言不由衷地说:“范文斌当过华城集团的总裁,现在,闲来无事,当这个小小的文化公司的总经理,还不是小菜一碟?让他当总经理,为自己家乡做事情,我也很放心。”。

见李满荣点头同意,高义勇脑子里陡然一跳,心想,为了紧紧拴住合丰银行,与其让范文斌当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总经理,还不如干脆将好事一次性做到底,给足周博逸面子。

“周行长,依我看,还是让范文斌当这个文化公司的董事长比较合适。在经营企业这方面,别说我与李主任了,就是整个大安县,也难以找出几个像老范这样的帅才。”。

“既然高乡长发话了,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周博逸满脸微笑,凝视着李满荣,很痛快地朗声说,“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心想,范文斌呀范文斌,看在你跟我是多年老朋友的份上,我不但不想为难你,还要帮你一把,让你在父老乡亲们面前,再大大地风光一回。

因为,你跟那个黄卫东不一样,是个正正当当干事情的人。也许,在竞争华城集团董事长一事上,你对我有些成见,但我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不过,周博逸自己心里很清楚,这样做,从表面上看,是笼络人心,展现自己宽宏大量的一面,可实际上,只是利用让范文斌,让他把这件关系到自己前途命运的大事情办成功。

只有努力让范文斌李满荣这些人,把事情做成了,她的合丰银行大安支行行长的宝座,才能坐的更稳当,也才能坐的时间更长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