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出解宝斋,温必泉就急着对鲍乾谦说:“你的现金还够吗?如果不多了就不要继续逛了吧!我都忘记了逛古玩市场必须要带上现金钞票这回事儿了,真是臭脑子!”
“无妨!真需要的话,我可以一个电话让人送过来!你放心吧!”鲍乾谦宠溺地回应着,并接过温必泉手中的玉象淡淡地问,“就是为什么你会看上这个玉象呢?我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它出彩的地方。”
温必泉接过玉象仔细地看了看,说:“我只是觉得它的时间跨度比别的其他物件都长,应该是年代久远吧!其他的我可也都不知道!”
“你能看出它的时间跨度?有多长?”鲍乾谦吃惊的问。
“是啊!每件物品都有它的七维属性,我能看到它的最原始的七维之中的时间标。从那个时间标上,我能够看出,这是一个拥有两千年左右时间跨度的古物!”
“两千年?你确定?居然那么长时间?西汉时期?我根本没有看到古玉上的沁色啊!”鲍乾谦吃了一惊。
鲍乾谦接过去反复看着,就见高4厘米、长7厘米大小的绿色玉质小象,体色碧绿,粗壮的略显方型的四肢支撑起圆墩墩的身体,大耳、长鼻的比例得当、造型精巧,长鼻向上卷曲的样子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玉象大大的眼睛是用阴刻线刻出来的,憨厚可爱!耳朵和身体上的装饰纹也都是用阴刻线刻出来的。整个物件古朴大方、精巧可爱、浑然天成。
温必泉喜爱之时情不自禁的将玉象贴放在脸上蹭了蹭,感受着这种冰凉触感下的温润和滑腻。
温必泉看着这枚古玉就是顺眼极了,它好像一直存在于阳光下。这件玉象没有通常古玉的古旧感,用鼻子闻起来也没有出土古玉所特有的气味,却有着古玉古朴悠长的韵味,应该是一块一直在阳间流传辗转,干净整洁、清新明亮、让人舒心爽利的传世古玉!
不像其他出土古玉,看着那些被土沁、水沁、各种沁,沁变了颜色的古玉,她甚至都不想摸、不想碰,更不想拥有。
谁知道那里面是不是会带出来各种煞呢?要知道,温必泉对这个是最敏感的啊!挡煞、驱煞、化煞都做不过来,怎么还会人为的引过来呢?
挣钱?是的,很需要!那也不能不要身体呀!那也得有命来拿啊!
其实要给玉件断代,玉件的包浆、沁色、钙化、雕刻时的刀痕印迹和玉件本身的设计样式等,都是古玉鉴别的重要手段,就连玉件本身所携带的文化内涵也是鉴定古玉的重要参考因素,所以温必泉根本没有担心。
温必泉好奇宝宝一般好学地问:“难道就只有沁色能说明问题?所谓沁色,必有色可沁。如果干燥、整洁的环境,没碰到各种污染物,恐怕就只有包浆而没色可沁了吧!难道就只能通过沁色的手段来鉴别古玉吗?还有别的其他的手段吗?”
“当然还有!既然你确定了它的年代,就更容易围绕这个找出它的时间证据了。回头让我的鉴定师好好看一看!”鲍乾谦点头同意了温必泉的说法,又笑着说,“弄不好又捡个极品漏呢!走,再进一家瞧一瞧!”
“好哇!”温必泉愉快舒心的笑了,跟着鲍乾谦继续向里逛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