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于诸天寻长生》第十五章 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洋英吉利国就是非常好的例子。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权力被议会把持。”

“哼,你是想让哀家实行那个君主立宪制?”

“当然不是,君主没有了权力又谈何帝国呢?所以政体这方面先不提。”吴尘就知道慈禧会不同意,本来这句话就是告诉慈禧吴尘是向着皇家的。

“哦?那就说别的好了。”

“是,太后。我先讲讲英国是怎么从穷国变成强国的。”

“好啊,这样的事哀家愿意听。”

“英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就是西洋发现了海上新航路,使西洋的经济重心向英国所在方向转移。英国航海技术进步,在世界抢占了大量的殖民地,向其贩卖商品,进行资本积累。发明改良了蒸汽机,使英国解放了人力,提高生产力,提升了贸易。”

“什么意思?”

“总结来说,就是经济发展,金钱增多,铁甲舰要多,商人要多,科技水平要高。”

“原来如此,那我大清该怎么做呢?”

“一,发展经济。鼓励百姓经商,制定商人保护法律,从而增收商税。只要商人赚到更多的钱,那么收的商税也会增多,国库也将充盈。”

“百姓都去经商那么谁种地?粮食怎么办?”光绪询问。

“粮食不是问题,本土少了可以去南洋藩国购买。只要走水路,粮食的成本将远低于本土粮价。还有,虽然是鼓励百姓从商,但是普通人哪有资金来从商,只有那些地主才有能力。因此粮食将不会减少多少。”

最主要的是市场有调节功能。吴尘在的天朝,农民都去城里务农,粮食的产量也没下降多少,只是人越来越多才导致需要向他国买粮。

“二,修路。官路要重新翻修,铁路也要建立。草民研究过美利坚,它的发展就是依靠铁路建设。铁路的好处有很多,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平时运货,可促进经济发展;打仗时可运送物资,快速并减少运输成本。”

“铁路不行,会破坏我大清的龙脉的。”慈禧一口咬定不许修。

“大清的龙脉吗?草民说句不好听的,龙脉肯定已经被破了。”

“吴先生我们继续说说其他的改革方案?”光绪一个劲儿跟吴尘使眼色,叫他不要说下去。

“吴先生是什么意思?”慈禧尖声发问。

“太后认为龙脉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是保我大清国乍永存。”

“那么太后认为现在的大清国是否能永存呢?”

“大胆,你这是造反之罪。”李太监呵斥吴尘。

“草民若是想造反就不会这么说了。大清国如今风雨飘摇,神州沉沦,如今都蛮夷欺负上门了,龙脉的作用哪去了?我认为龙脉应该已被洋人所破了。”

“这群该死的洋人。”慈禧与光绪想了想还真是这样,这群洋人真不是东西,都该死。

“所以,龙脉都已被破,何不如现在修铁路,以铁路来重铸龙脉。”

“这也可以?”

“当然可以。每个国家都有龙脉,只是没有神州大地的龙脉强大。就像美利坚不就是以铁路培养出一条龙脉出来嘛。”

“好好,铁路该修。”慈禧一脸兴奋。

“三,人才。当今世界,人才是最重要的。西洋总总技术的发明运用都是这些人才的努力,因此,我国向变强那么人才必不可少。首先,要行办新学,建立学校,聘用洋人做先生教授知识,自己培养人才。其次,派遣留学生。以前也派遣过,这次派遣留学生主要学习军事,数学物理化学等格物知识。最后,吸引洋人人才。洋人无国无家,他们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完全可以为我国卖命。”

“唔,这条建议可以。不过新学?会不会教导出一群目无君长的人?”

“不会,可以将学校认名为皇家学校,让学子都知道自己乃天子门生。”

“不可,这条建议作废。”慈禧一锤定音。

“呵,果然会否定。因为天子门生吗?哈哈?就是要你们隔阂更大。”吴尘看着光绪由兴奋转变成失望,同时眼角显出对慈禧的恨意,不过马上一闪而过。

“那就提第四条,军改。我国军队根本称不上是军队,面对洋人只会跑,这可是兵家大忌。因此军改势在必行。可以聘请西洋军队退休的官兵做教练,学习他们的优点摒弃他们的缺点。给予他们监督询问权,不给他们决策权。”

“军改,可是非一朝一夕的。这样我大清何时能强大?”

“太后,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不军改的话,那么永远都不会强大。”

“说的好啊。”光绪激动的跳起来。

“咳咳咳,皇帝快坐下,这成何体统?”

“是,亲爸爸。”光绪蔫蔫的坐下。

“五,制造军械。洋务派开办的军械所就不错,但是技术不高。因此,这次可以选择跟洋人合作办厂,英格兰,德意志,美利坚的军火公司都可合作。我国提供场地劳动力甚至是市场,他国公司提供技术。”

“与洋人办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他们的技术难道会送给我们?”光绪一脸疑问。

“当然不会,但是别忘了,出劳动力的是我们的人。这样我们可以派遣奸细,那么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学过来。”

“原来如此!朕了解了。”

“六,铁甲舰。要国强必有海军,要有海军必有铁甲舰。海军可保我国万里海疆,亦可前往他国宣传天朝教化,大国威仪。因此铁甲舰是重中之重。继续加购西洋先进铁甲舰,同时要求西洋提供相应的生产技术。最后可以让我国自己制造出先进的铁甲舰。”

“这些都实施起来,需要不少钱吧?”慈禧发现了问题。

呵,恭喜恭喜,盲生终于发现了华点。

“是的,太后。都实施的话以本国国力来说都会非常吃力,所以太后跟皇上以后的生活都要节衣缩食才行了。”

“为了能使国家强大,节衣缩食也不算什么。”光绪腾的站起来,好不容易找到的强国之策,绝对不能放弃。

“哀家也觉得可以。但是哀家的大寿就要到了,若是小家之气会被洋人嘲笑的,所以这些计策先暂缓。”

呵,说了这么多废话,不还是想让自己享乐。暂缓,不知道是不是需要缓到慈禧寿寝正终呢?

“太后,草民有一计。可以让太后举国同庆又减少花费。”吴尘擦了下嘴巴。

“哦?何计?说出来,哀家重重有赏。”

“赏个蛋蛋,我说了那么多强国之策也没见你这么高兴。”吴尘心下觉得是时候了,这屋子里除了吴尘就三人,慈禧,光绪与李公公。

“计策就是,老妖婆你死了自然就举国同庆,葬礼肯定没你大寿花的多。”

吴尘猛然间站起,抬手瞄准慈禧弹射了过去一物,只见此物穿过慈禧的额头,慈禧倒地。吴尘用的就是火绳枪的子弹铁丸,当初吴尘想起看电影时黄飞鸿用它杀了洋人,吴尘就觉得自己也可以,于是捣毁美国租界后,一直在练习准度。在进宫的时候吴尘将其藏在了嘴里舌头下面。原本还担心护卫会检查嘴巴的,结果发现是自己想多了,身体搜查了好几遍,嘴巴一次没查过。

在弹射出铁丸后,吴尘迅速对准了李公公,把另一颗赏给了他。

两人死的太快,光绪还没有反应过来,当光绪反应过来的时候也不敢喊了,生怕吴尘会杀了他。

“很识时务嘛,光绪。”吴尘见他没喊人,也就打算逗逗他。

“你杀了老,不亲爸爸。天下之大两再无你容身之地。”

“好了,光绪别强装了。没用!”吴尘看透了他的表面强装实则怂得要命。

“唔,想朕幼擒鳌拜,内平吴三桂,外战沙俄,武功赫赫。怎么就出现了你这软弱的子孙?”吴尘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