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想诸天修道》第十七章 寻长生不老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易拿出符纸,崇祯立即握紧拳头。

每当想到许易,他就会想到纸人纸马、仙法、无尽的兵马。

许易给阿九贴上符篆,杖责开始。

嘭,

木杖打在阿九身上,却像是打在石头上。

阿九没有任何反应,她疑惑哪里传来的声音。

护卫忍不住加大力气,嘭嘭之声不绝于耳,木棍的反震力,震的护卫的双手发麻。

“仙法,仙法”。崇祯呢喃,双眼发光。

许易满意的点点头,被崇祯带偏得形势,终于被许易扳回来。

“阿九,去厨房看看水烧开了吗?”刑杖打完,许易准备把阿九支走。

“啊”。打完了,阿九惊讶。

完全没有感觉啊,她站起来。

看着护卫微微喘息,她知道是许易的符篆起了作用。

“是,奴婢这就去”。阿九恭敬的给许易行礼,转身离开。

刚才她还自称阿九,现在她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许易的丫鬟,自称奴婢。

茶水崇祯心中估计是喝不上,他不在意那些,心中想着该怎么和许易交流。

“道长能否驱兵,平定叛军,还天下一个太平”。崇祯双眼迫切,不在摆架子,不在客套。

“贫道做不到”。

“道长能否沟通天地求的神临,以正视听”。

“贫道做不到”。

“道长能否诛杀贼首,使叛军无主”。

“贫道做的到,但不会去做”。

“为什么?”崇祯有了些怒气。

“叛军就像天帝之鞭,他会鞭策陛下奋发图强,选军拔将,改革国事,重塑大明”。

崇祯点点头,脸色依旧不好。

“道长认为贫道该怎么做?”崇祯理智了一些,眼光微明,外力终究是外力,不为国之所用。

“外革军事,内革政事,富民强军”。许易答道。

崇祯体味这几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但同时他也觉得这是一句废话。

“寡人欲拜道长为相,请道长助我”。崇祯施礼。

“治国、贫道不会,治军、贫道也不会,治政、贫道更不会”。

“道长想要什么?寡人一力满足,但请道长入朝”。

“贫道乃室外之人无欲无求,望陛下见谅”。

“天下名山任道长选,山下山百里皆是道长封地,寡人再为道长修建宫观”。

“良田千顷,食不过三碗,广厦千栋,睡不过八尺,贫道孤身一人要了也无用”。

“寡人,择人每年组织才女文会,文会上的才女佳人,任道长选取,用来充实宫观”。

“贫道大才没有,倒有几个想法说给陛下一听”。许易说道。

呃!刚才崇祯啥条件来着,选才女?有了宫观不是该封国师了吗?崇祯台词本拿错了吧。

“还请道长教我”。崇祯暗道,果然,这是个欲道士,无女不欢。

“第一就是近忧,西有叛军,北有后金,两面敌军皆是陛下心头大患。

叛军占据山西以西,开始稳固后方,努力发展农业,恢复民生,这绝对是明智的选择,而且此人熟知后事,招揽人才,以后会是陛下的强敌”。

崇祯点点头,听许易继续说。

“后金最近在疯狂进攻,看似凶猛,实则是取死之道,北方只需派兵固守,不出三个月,后金必退,这一退十年之内不会再有作为,这个时间足够陛下把他们捏扁揉圆”。

崇祯再次点点头,许易说的和史可法的判断相似,看来相信史爱卿没错。

“针对近患只有一条,安定军心,安定军心方法有二,一是优秀的将领,这点陛下慧眼识人安排的滴水不漏,贫道佩服”。许易适时的拍了个马屁,毕竟国师的名号还没着落。

“都是诸位爱卿用命,不负朕之所望”。崇祯微笑,他一直小心应对许易,能被许易夸奖,让他心理异常满足。

“安定军心第二个方法也很简单,军饷,只要军饷足,抚恤优厚不怕将士不用命”。

“寡人也知道军饷的重要,可大明穷啊”。提到钱崇祯就头疼。虽然杀一个大臣就够吃半年的,可不能就这么一直杀下去啊。

“国库穷大明可不穷,我有一法,可暂解陛下燃眉之急”。

“道长请说”。崇祯迫不及待。

“我道家有一旁门左道之术,名曰五鬼运财术,使用此术搬人财物神不知鬼不觉”。

“哦!”崇祯眼睛一亮,大臣们的富有,崇祯算是见识过了,如果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搬运,那更好不过。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陛下表演一番”。

“寡人该怎么做?”

“陛下使人告诉官员,朝廷财政困难,请诸公捐助”。

“朕的爱卿们必然不捐”。崇祯冷笑。

“不捐也好,到时候陛下给他们写个清廉之家,让他们挂门口,他们肯定会谢皇上恩典”。

“这是为何”。崇祯不解。

“陛下金口玉言,说他们清廉,实际上他们金银满库,到时候贫道搬运起来,会有天道助威,搬得更快,不易被察觉”。

“原来如此”。崇祯恍然:“承德朕明日上朝,宣布此事。现在提前透露给他们消息”。

“是老奴这就去”。王承恩转身走出客厅。

“拿了大臣们的钱可以解燃眉之急,不过陛下还需要长久的财源”。

“不瞒道长,大明已经烂到根了,寡人实在想不到开源的办法”。

“陛下,贫道有一个计策”。许易微笑。

“道长快说”。

“陛下在我记得陛下在天津卫还有一个舰队”。

“是,但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崇祯说道。

“无妨,陛下,我这个计策就是要让这个舰队完成”。

“陛下如今躲在宫中修道,何不遣舰队下西洋求长生不死药”。

“寡人……寡人……”。崇祯失语,暗道这算哪门子计策。

“陛下有所不知,天下之大常人一生也难知其一”。许易在地上画出一副地图。

“这里是京城,这里是天津卫,从这里入海,到这里是高丽,再往东是扶桑,也就是倭国,过倭国之后,贫道曾飞跃大海,到达海的那一边”。坐飞机也算飞度吧?许易心想。

“什么?飞跃大海?”崇祯激动的站起来:“海的那一边是什么?”

“哪里是另一片陆地,广阔无垠的陆地,比大明大五六倍的陆地”。许易画出美洲大陆的地图。

“哪里是仙界吗?”崇祯问道。

“不,哪里一片荒芜,只有一些野人,但哪里有许多大明没有的东西,有掏不完的金子,挖不没的银矿,吃不完的粮食,开垦不完的土地”。

崇祯双眼放光。

“陛下先别激动,挖那里太费劲了,我们有更好的选着”。

“陛下以寻长生药的名义,实际上把船上装满瓷器丝绸,运到各国贩卖,再从各国购买在当地廉价,我们这却珍贵的东西回来,一来一回至少几十倍的利益”。

“真有这么大的利益?”崇祯皇帝怀疑,他没有接触过商业,海外交易宫里更没人知道。

“大明历代圣人都有开海的想法,为什么江南士族拼死阻止,你道为何,实在是利益太大,京城的财富,不过是这些士族万分之一。

贫道飞越四海九州,曾见南方士族的商队行走南海,每次回港,白银用鸡公车推,三日不绝”。许易夸大其词,崇祯也见不到,任由许易海吹。

听到许易的说运银子的车三日不绝,崇祯的眼睛冒出狼一样的光芒。

“银子就是朕的仙药,马上让舰队为朕寻不死药”。崇祯几乎用吼出来的。

“承德,承德”。崇祯喊道。

“老奴来了,陛下老奴来了”。王承德跑进客厅。

崇祯眼睛一转,说道:“从明天开始,让锦衣卫收集天下才色双绝的女子送到京城”。

“是老奴记下了”。王承德看了一眼许易点头应道。

“道长,你请继续”。

继续个毛线啊,又要给贫道塞妹子,我是道士不是花和尚,贫道是想当国师知道不?许易瞪大眼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