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容是皇后最小的弟弟,虽没从政,但权势涛天,惯会欺男霸女,纨绔子弟之最。
这一次戚将军出战,赵以初为让他安心,便遣人去护着戚薇,不想,来迟一步。
戚薇竟然被、来闽越、查看赵以初近状的秦九容看上了,要强抢民女,让她做十一房小妾。
“主子,若是戚将军知晓,怕是要多生事端了!”赵叔知道戚将军对这个唯一的妹妹有多看重,如今南疆动乱,戚薇若是出了事,怕是后院要闹翻天了。
“且,秦九容既然已经到了藩地,那就是冲着主子去的,怕是皇后那边起了疑心了。”
赵叔担忧道,“主子,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他们当初本也是机缘巧合、得到戚诚献上的治脚良方,这才搬到乡下住,避人耳目。
赵以初撕碎了信封,咬牙切齿道,“准备一下,即刻回闽南藩地。”
因为秦九容的到来,赵以初不得不返回潘地,临走前,他还特意去见了罗若琳。
罗若琳正在和赵子妗话别,罗若琳聪慧,还在打听南疆之事,赵子妗本来是顾左右而言他,不知道该如何说。
见到赵以初过来,赵子妗连忙起身,将罗若琳一推,“这些事情我一个女孩子家哪里知道,你若是感兴趣,就问我哥哥吧!”
顿了顿,她附在罗若琳耳边低声道,“我们就要搬走了,你可要……抓紧了!”
罗若琳看她暧昧眼神,不禁脸色微红,瞪了她一眼,心中却是为了她刚刚的话开始打突。
“你们……要走了?”
罗若琳看着赵以初,他半晌没有说话,她只好先开口,嗓子还有些干,不知道为何,许多事情,她都问不出口了。
赵以初看了她一眼,随后低声道,“你问子衿何事?”
罗若琳脸色微微一红,“也没什么,就是见此次官兵多加一成赋税,明着好似加税,可是暗中却是为了征兵屯粮,觉得这里头是不是有些猫腻?”
赵以初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不想她竟然有如此的敏锐嗅觉,对一般老百姓来说,征税还是征兵都是正常的事情,哪会有人多想?
只是朝堂之事,他到底不便多说,只隐晦的提醒她,“如今正值收成之际,你家中已经不缺银钱,别把粮食卖了,多存粮。”
罗若琳诧异看过来,“多存粮?”
她怎么觉得,赵以初话中有话?
赵以初便过头,没有看她,只道,“防患于未然罢了!”
……
赵家一家走搬走了,迅速地和来的时候一样,一夜之间人去楼空,若非是罗若琳提前知晓,还以为他们是逃难去了。
罗若琳生在和平世界,虽然察觉出了一些猫腻,可是进城没打听出消息,赵以初那边也没有多说什么,她便没有放在心上了。
不想,赵以初回城后不到一月,粮价就上升了,这下事儿就变得棘手。
糖坊开支变大,大量削减工人,村里人很多都被开了,民怨不断,大家找上门要说法。
罗若琳只得安抚道,“大家别急,我去问问张老板,一定给大家问清楚!”
罗若琳找到张老板,对方却是摇摇头,一口回绝,低声道,“若琳,这事儿不是我不帮你,只是现在是个极乱的世道,南疆动乱,说不准哪个时候就是要打仗了,这粮价就涨的极快……”
见罗若琳蹙眉,似乎在想什么,他也不打扰,只兀自道,“咱们糖坊也是吃粮食饭的,粮价涨的这么快,这里开支几乎是从前的好几倍,咱们若是再请这么多人,糖坊就支撑不下去了。”
“张老板,我明白了!”罗若琳虽然知道其中道理,可法理之外还有人情,当初村里人求着上门才得了工作,在糖坊里也是尽心尽力,好些人都是放下了农活去糖坊工作。
如今突然被开除,家里没了收入,村里人的生活只会过得极为艰难了。
罗若琳跑里跑外地,却是帮不上忙,罗家因这个原因被村里人挤兑,弄得罗氏都不敢出门了。
罗若琳有些愧疚,“娘,对不起,这事儿是我考虑不周。”
罗氏也看开了,“行了,这事儿也不怪你!这村里人,有事儿求着你,就把你当佛爷供着,一旦出事了,就恨不得把你当做仇人待着……咱们也没有做亏心事,没有贪他半分便宜,没有啥对不住他们的。”
老大老二也过来安慰道,“琳儿,村里邻居也是被生活逼得无奈了,嘴上说些闲言碎语的,你别放在心上,等回头行情好了,咱们能帮上的就帮一些,如今……”
顿了顿,老二继续道,“如今大家都是自顾不暇,他们也就是耍耍嘴上功夫了!”
罗若琳被他们说了一通,这才笑了,“若是你们都不在意,我又有何在意的?左右不过是被人戳几句脊梁骨而已。”
虽然话是这么说,现在情势逼人,罗若琳也因此才重视起赵以初临走前说的话,开始悄悄屯粮。
罗氏觉得诧异,“如今糖坊正是缺粮的时候,咱们不是该出手了、减少开支吗?”
罗若琳安抚道,“糖坊有张老板照看,粮食的事儿,他自己会想办法的,当初便是说好,咱们出技术股,其他的,可不归我们管。”
罗氏还想说什么,可是老大老二都站在罗若琳这一边,便也作罢,帮助罗若琳悄悄屯粮。
十月中旬,小贩高价来收陈粮,村中人本就过得穷苦,粮食是先下的唯一收入来源,于是大都出手了。
罗母也想卖粮,“这十几年从未见过粮价涨的这般快,那商贩给的银子足,大家伙都卖了,咱们还囤着粮食做什么?”
罗若琳连忙道,“娘,咱们现在也不缺这些小钱的,再说,您为何不想想那些小商贩、为何要大老远地跑到咱们村里买粮食?肯定里头是有猫腻的!”
罗氏不解,“有啥猫腻?这现成的钱你不赚,留着粮食有啥用处?”
罗若琳冲着两个哥哥使了一个眼色,罗若浮这才上前来劝说道,“娘,您就听琳儿的吧,她这么说,肯定是有道理的。左右咱们现在也不缺钱。”
老二罗若溪也跟过来,“娘,现在粮价长得这么快,说不准啥时候更高,咱们先别急!”
兄妹几人合力劝说,罗若琳也劝极了,罗氏才留得下粮食。
但好景不长,因着粮价一日比一日高,最后算是炒出了乡下人眼中的天价,大家伙大多都把过冬的粮食卖出去换钱了。
随机推荐